國際

林佳龍投書瑞典媒體:「台灣一起拚」共促全球和平繁榮

(中央社記者辜泳秝斯德哥爾摩16日專電)外交部長林佳龍投書瑞典知名報社「新佛蘭日報」,呼籲瑞典各界正視中國惡意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謬誤,強調台灣在「印太第一島鏈」前線,堅守民主與自由。

第80屆「聯合國大會」(UNGA)將於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議,23日至27日及29日進行總辯論。

為呼籲瑞典各界正視中國惡意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謬誤,強調台灣在「印太第一島鏈」前線,堅守民主與自由,透過「全球民主價值鏈」與民主國家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並建構「非紅供應鏈」來防範關鍵產業遭威權體制掌控等。

林佳龍投書瑞典知名報社「新佛蘭日報」(Nya Wermlands-Tidningen, NWT)並於12日以「讓『台灣一起拚』,共促全球和平與繁榮」為題獲刊。

林佳龍投書表示,當前國際社會正面臨更加嚴峻的不確定性與多重威脅,及威權政權加劇運用灰色地帶手段,已危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絕不能將和平視為理所當然。

台灣是印太地區的重要成員與不可或缺的夥伴,並位處「印太第一島鏈」前線,堅守民主與自由,以抵禦威權主義擴張,並憑藉強健的經濟實力與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為全球穩定與繁榮做出重要貢獻。

投書也提到,作為全球第21大經濟體,台灣在人工智慧與半導體領域傲領全球,生產全球超過6成的晶片及9成的先進晶片,使台灣不僅推動全球成長,也成為全球各領域發展的關鍵夥伴。

林佳龍表示,台灣決心在國內外捍衛民主價值,並藉由「全球民主價值鏈」,強化與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以共同面對不確定的地緣政治風險、抵禦威權影響,以及推動人權與促進數位治理,並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他表示,台灣作為「經濟日不落國」,領銜半導體與先進科技製程,藉此促進人工智慧、數位化及醫療等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台灣推動以「非紅供應鏈」為核心的經貿戰略,建構可信賴且透明的產業網絡,防範關鍵產業遭威權體制所掌控。

投書中寫到,儘管台灣對全球發展貢獻良多,但卻未獲得國際社會應有的認可,無法參與聯合國體系。這種不公不義的排除,源於中國對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惡意扭曲,並不當與所謂「一中原則」掛鉤,將這項決議武器化,藉以阻擋台灣的國際參與。

林佳龍在投書中表示,事實上,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未提及台灣,這項決議僅解決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並未述及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未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體系代表台灣的權利。然而,聯合國卻屈從於中國的政治壓力,將台灣排除於國際社會之外。

他說,台灣積極在國際間發聲,反抗此種不公不義,並爭取國際支持。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國家在雙邊與多邊平台如「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等,強調台海的和平穩定。此外,多國行政與立法部門已公開表態,聯大第2758號決議既未決定台灣的地位,也未排除台灣參與包括聯合國體系在內的國際組織。

林佳龍於文末呼籲,在聯合國慶祝成立80週年,以及距離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僅剩5年之際,正是將台灣納入國際社會的良機,方可落實「不遺漏任何人」與「攜手共進」的願景。

「新佛蘭日報」於1837年創刊,是瑞典西部瓦姆蘭省(Värmlands Iän)最大的早報,依據最新一期瑞典年度媒體調查Orvesto指出,「新佛蘭日報」每天紙本報紙及網站觸及約16萬1000人次。(編輯:韋樞)1140916

Related Posts

1 of 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