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醫:小孩過重或肥胖恐讓成長曲線開高走低

2025/9/16 19:05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6日電)別再以為胖小孩長大會抽高。醫師警告,台灣每3名兒童有1人過重或肥胖,國際研究指出,胖小孩會陷入長不高危機,肥胖造成性早熟,骨齡加速、生長板提早閉合,成長曲線開高走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數據顯示,台灣7至12歲過重及肥胖率達26.7%、13至15歲為30.6%、16至18歲有28.9%,換句話說,平均約每3名兒童及青少年中就有1人有過重或肥胖問題。

「別讓肥胖,阻礙生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學術組主治醫師邱巧凡今天在記者會上說,在臨床上發現,許多因身高問題就醫的孩子,檢查發現骨齡明顯超前,主因往往就是肥胖。

邱巧凡引用來自德國的研究,納入超過7萬名0至20歲德國兒童與青少年身高與生長資料,發現與體重正常的孩子相比,不論是男生或女生,肥胖孩子看似身高先衝刺,卻在10歲後開始落後,最終錯失正常的成長高峰,也就是前面「長得快、發育早」、後面「老得快、沒時間長」。

另外,中國也有研究顯示,兒童與青少年身體質量指數(BMI)每增加1單位,生長高峰將提早0.6至0.7歲。邱巧凡說,胖小孩兒童時期會生長加速,所以小時候看起來高高胖胖,但肥胖會讓青春期提前,產生性早熟問題,後續出現骨齡加速、生長板提早閉合,成長曲線開高走低。

邱巧凡分享掌握兒童成長關鍵指標,建議定期追蹤孩子的身高、體重曲線變化,維持在正常體位,避免過重或肥胖,若國小中年級前學齡階段,每年成長低於4公分或高於6公分,或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建議就醫諮詢專業醫師。

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理事長蘇本華則提醒,生長激素就像孩子「長高的引擎」,幫助生長激素正常分泌和孩子長高的5大關鍵,除了定期記錄生長曲線,還要充足睡眠、均衡營養、減少壓力、適當運動,現代孩子常見壞習慣,就是挑食、晚睡與運動不足。

蘇本華說,孩子愛吃零食或偏食會造成營養失衡,課業繁重或沉迷3C導致晚睡、運動量不足,都阻礙成長。建議孩子多攝取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及鋅、鐵等,幫助骨骼與肌肉發育,配合生長激素晚間10至12時分泌高峰期盡早入睡,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刺激生長板。(編輯:李錫璋)11409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