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8 11:58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8日電)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即使在早期接受治療,仍可能面臨復發,若轉移,往往代表著更長期的持久賽,除了及時接受新藥治療,醫師呼籲不要忽視運動提升「戰鬥力」的重要性。
依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進一步以台灣女性乳癌患者年齡分布來分析,會發現台灣女性罹患乳癌的年齡中位數大約是50歲,比歐美女性提早了將近10年。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蕭炳昆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除了基因,現代飲食習慣改變,如高脂肪、高熱量攝取增加、肥胖風險上升等,提高罹患乳癌機率,但早期乳癌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甚至多數用手觸摸根本感覺不到,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等檢查是提早發現的關鍵。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乳癌5年相對存活率,第1期超過99%,第2期95%以上,第3期降至81%,第4期則低於40%;但早期患者仍不能因此掉以輕心,臨床顯示,即使完成治療也可能面臨復發風險,以預後較佳的管腔A型早期乳癌為例,患者在治療後的10年內仍有約10%復發風險。
乳癌復發令人擔心,但不是沒有辦法。衛福部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燿宇提醒,即使是晚期乳癌,也不是生命的句點,醫療越來越進步,不要放棄任何希望,癌症治療不只靠藥物,適度運動也很重要。建議患者根據身體狀況,嘗試中等強度、會微喘的運動,運動能幫助維持體力。
新藥為轉移性乳癌患者帶來新希望,健保今年起納入給付的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就在其中,謝燿宇將這款藥物比喻為特洛伊木馬,新一代ADC結合標靶與化療特性,進入並毒殺標的癌細胞,降低對正常細胞的傷害,還具旁觀者效應,連帶攻擊周圍癌細胞,打擊更全面。
新一代ADC對於微弱訊號的HER2受體也有反應,提供這群患者更多元治療選擇。謝燿宇指出,HER2弱陽性相對於傳統HER2強陽性乳癌患者,其HER2受體表現比較微弱,過去無法申請健保給付標靶藥物,病情控制成效也有限,如今藥物進步,這類患者治療希望逐漸提升。
謝燿宇分享臨床試驗案例,這名50多歲女性4年前確診第4期乳癌,屬於HER2弱陽性,全身骨轉移,接受多種治療無效。經醫病討論選擇新一代ADC治療,腫瘤變小並維持數年穩定。這段期間,她不僅可以照顧家人,也持續投入自己喜歡的事,從外表看不出來是晚期患者。(編輯:管中維)11409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