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財劃法修法公共建設預算減 交部籲地方扛責補缺口

2025/9/18 22:36(9/18 22:46 更新)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8日電)交通部今天說,原本提報2200億元公共建設預算,因財劃法修法後被砍半,如今地方財政較過去健全,應扛起責任,如北市多452億元稅收分配,撥出1/10,就能讓捷運工程順利推動。

針對財劃法爭議,台北市長蔣萬安持續爭取捷運建設補助,並支持台中市長盧秀燕、高雄市長陳其邁一同就捷運建設補助遭刪減向中央表達心聲。

交通部次長伍勝園晚間透過影片說明,地方自治事權必須回歸,中央團隊從來不是局外人,「我們始終是地方最有力的後盾,在交通建設上,中央沒有缺席,反而是傾全力支援、共同承擔。」

伍勝園舉例,115年度交通部原本提報2200億元公共建設預算,包含像是對地方捷運這類建設的補助經費,但因財劃法修法,中央的財源重新分配後,交通部實際只獲得1101億元,預算被砍半,「我們的空間很有限,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盡力在全國各地的公平性、急迫性之間取得平衡,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努力。」

伍勝園指出,今年台北市光是從財劃法修法中,就多新台幣452億元的稅收分配,只要撥出其中1/10,就有能力編足捷運建設所需,而台中市透過財劃法也新增295億元的收入,只要撥出其中1/7,就足以讓捷運工程順利推動下去、不必停擺。

伍勝園表示,地方政府其實有能力自己補上缺口,該怎麼分配、該怎麼調度,地方政府要有責任感,要扛起責任,他認為,這些新增財源,本來就是讓地方可以更有彈性、更有力量來規劃重大建設。

伍勝園指出,交通部也要誠懇地提醒,「拿到錢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怎麼用?用在哪?是不是把民眾最關心的建設放在前面?這都是地方政府要回應人民的地方。」

伍勝園強調,現在地方政府的財政結構比過去健全很多,中央不逃避責任,會持續提供制度、資源上的支持,但地方更要展現主動、有效的財政調度能力與建設規劃能力。

交通部再次呼籲,在統籌分配款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要以市民的需求為優先,編足捷運與軌道建設的經費,積極推動交通建設與區域發展。(編輯:李淑華)11409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