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SEMI:美國半導體投資2027年起將超越中台韓

2025/10/9 16:45

(中央社鳳凰城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經亞洲報導,隨著人工智慧(AI)需求暢旺及美國積極推動在地化生產,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顯示,2027年起美國半導體投資預計將超越中國、台灣與韓國等主要晶片生產國家。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SEMI預測,美國在2027年至2030年間,因政策大力支持先進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晶片,設備與新廠建設等投資將大幅成長。

美國今、明年半導體投資約為210億美元,接下來在2027年攀升至330億,隨後在2028年來到430億美元。

SEMI產業研究資深總監曾瑞榆(Clark Tseng)表示,2027年至2030年間,美國半導體總投資將達約1580億美元,這樣的成長幅度在全球其他地區將不會看到。

他在亞利桑那鳳凰城舉行的半導體展SEMICON West受訪時指出:「以目前確認的半導體製造投資來看,美國的成長速度可能將領先世界其他地區。」

SEMI今天發布報告指出,受AI熱潮驅動,2026年至2028年,全球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涵蓋成熟製程與先進製程)預計將達3740億美元。

全球半導體業界本週齊聚鳳凰城參加SEMICON West,AI帶動的晶片需求能持續多久是現場熱門話題之一。自2022年ChatGPT問世以來,資料中心與邊緣運算需求快速成長,生成式AI時代正式來臨。

在這波投資熱潮下,美國政府積極推動晶片製造在地化與在AI時代中領先的政策,而成為投資的目標。台積電已承諾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三星(Samsung)則在德州投入逾400億美元。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規劃在愛達荷州、紐約州及維吉尼亞州等地陸續推動總額高達2000億美元的投資。

SEMI預估,美國2026年至2028年晶片製造設備支出將達600億美元,超越日本同期的320億美元,料將在未來幾年超越同樣積極振興半導體產業的日本。

中國雖積極推動高階晶片國產化,但整體仍以成熟製程為主,再加上美國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北京取得先進技術,中國2026年至2028年在半導體製造設備支出預計達940億美元,但新擴建廠房多半聚焦非先進製程領域。

而台灣與韓國作為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全球領先晶片製造商的所在地,未來3年預料將分別投入750億美元與860億美元採購晶片製造設備。

至於其他地區,歐洲與中東預計同期共將投入140億美元,東南亞則約為120億美元。(編譯:劉淑琴)11410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