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加薩走廊13日綜合外電報導)加薩停火協議13日邁入第4天,接下來預計將看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進行換囚,美國與埃及領袖另將主持峰會,尋求為兩年戰火後開闢和平之路。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2日深夜從華府啟程前往以色列和埃及,預計13日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共同主持在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舉行的加薩和平峰會。
以下為法新社和美聯社彙整的和平進程與尚未解決的關鍵議題:
以哈換俘行動
加薩和平協議的核心在於以哈是否履行人質與囚犯交換協議。哈瑪斯將釋放他們2023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時擄走的人質,條件是以色列釋放境內關押的巴勒斯坦囚犯。
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共擄走約250人,隨後陸續有人獲釋或遇害。停火協議初步階段包括哈瑪斯釋放剩餘47名在世與已故的以色列人質,另交還於2014年、前一場加薩戰爭中陣亡的1名以軍士兵遺骸。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發言人表示,預計13日清晨紅十字會(Red Cross)就會接收所有20名在世人質,早於川普促成協議協議設下的正午期限。
發言人指出,一旦確認人質皆全數跨越邊境返抵以色列,就會啟動巴勒斯坦囚犯的釋放程序。
至於多達20多具的人質遺體預料不會在同一天全數歸還。一份停火文件指出,若遺體未於72小時內移交,將依協議另行處理。
以色列12日說明,若遺體未於13日歸還,將由「一個國際機構」協助搜尋。
另一方面,依據停火協議,以色列將釋放250名巴勒斯坦囚犯與1700名自戰爭爆發後被軍方帶離加薩、未正式起訴者。
這約250名服刑囚犯當中許多是哈瑪斯及法塔(Fatah)派系成員,因涉及槍擊、爆炸等攻擊被判殺人或企圖殺人罪,其餘為罪名較輕者。他們將被遣返回約旦河西岸、加薩或流放境外。
加薩和平峰會 20多國領袖參加
川普與塞西13日在埃及夏姆錫克共同主持加薩和平峰會,預計全球20多國的領袖將與會。
埃及總統府表示,此次峰會旨在「終結加薩戰爭,強化促進中東和平穩定的努力,為區域安全開啟新篇章」。
埃及外交部12日指出,這場「歷史性」會議預料將簽署「結束加薩戰爭的文件」。
外交消息人士指出,峰會上簽署保證文件的將為參與斡旋的美國、埃及、卡達,也可能包括土耳其。
然而,交戰的以色列和哈瑪斯均不出席。
預計與會的領袖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加拿大則由總理卡尼(Mark Carney)代表。
埃及表示共有21國參與,預料派出代表團的還包括歐洲聯盟(EU)、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巴基斯坦、印尼、印度與德國等。
伊朗雖受邀,但13日已對外表示總統和外交部長均不會出席。
人道援助將大幅增加
多個人道組織指出,正準備大規模運送援助品進入加薩走廊,尤其是當地極度短缺的糧食。
來自埃及的約400輛貨車12日通過以色列檢查後進入加薩。主管加薩人道援助的以色列單位指出,依停火協議,近日每日預計將有約600輛援助卡車進入。
聯合國支持的「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今年8月表示,加薩市(Gaza City)已陷入饑荒,若未停火並解除人道援助限制,災情恐擴散全境。
戰事是否終止待觀察
停火與人質交換只是和平計畫的第一步。未來議程充滿歧見,戰事是否真正終止,仍待觀察。
以色列要求哈瑪斯解除武裝,哈瑪斯則堅持以軍全面撤離加薩。
之前曾有哈瑪斯官員以匿名方式告訴法新社,解除武裝「根本不在考慮範圍內」。
不過,1名接近哈瑪斯談判小組的消息人士透露,哈瑪斯不會參與戰後的加薩治理。
鑒於事態敏感,這名消息人士不具名指出,哈瑪斯「已放棄對加薩的控制」,但「仍是巴勒斯坦社會重要一環」。
這名人士說:「哈瑪斯同意推動長期休戰,在此期間不會動用武器,除非以色列對加薩發動攻擊。」
加薩戰爭源頭要追溯至2023年10月7日,當時哈瑪斯突襲以色列,殺害約1200人並擄走約250人。
哈瑪斯的行動引發以色列對其控制的加薩發動報復性反擊。2年戰爭期間,當地衛生部門在未區分平民與武裝分子之下通報有6萬7600人喪生,當中半數為婦孺。聯合國及多位獨立專家指出,這是現階段最為可靠的戰爭傷亡統計。(編譯:蔡佳敏)1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