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3:14(10/13 13:25 更新)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13日電)花蓮光復鄉洪災後復原持續進行,有待撤離計畫擬定,縣政府反映地方量能不足,還須時間細緻研議,災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應徹底、廣面盤點資源,而不僅拘泥於光復鄉的資源。
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潰流釀災,目前紅色警戒。災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在記者會中說,馬太鞍溪堰塞湖持續監控,目前水位大約20公尺,水量155萬公噸,是原來的1.7%,平均流量是50萬到100萬噸,不足以構成威脅。
季連成指出,馬太鞍溪河川疏濬已經累積12.8萬公噸,疏濬工作不會鬆懈,會一直持續到明年;堤防鞏固2860公尺已完成;待撤離計畫確認、實際演練後,才解除紅色警戒。
他說明,昨天與縣府、相關鄉鎮長做最後一次討論,大致定案,不過因為縣府仍然有一些疑慮之處,所以兵棋推演的時間將配合縣府,「我的目標是這週,但是還是要尊重縣府考量的因素,看兵棋推演什麼時候執行,兵棋推演執行完畢之後,才會進到實地演練。」
季連成說:「兵棋推演我來主推,然後讓縣府去發現、看看撤離計畫是不是有一些需要改進或調整的,我們在兵棋推演裡面,就可以做一些討論跟調整」,以上4個條件都達成以後,紅色警戒就會往下調校,調校成黃色警戒,或者是更低。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表示,對於災難必須料敵從寬,經不起任何假設錯誤,基於對於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嚴重性和承諾,不能認為目前撤離疏散計畫已經完備,計畫中8000多人,實施方式仍有部分不明確,包括「垂直避難」,縣府會採取比較保守的立場看待;災變後看到大自然力量,所以需要更多時間研擬。
季連成強調,動員策略計畫,必須動員花蓮縣所有的資源、包括車輛、消防、救護車輛,還有很多大型醫院、替代役、國軍部隊等都可以協助支援,當發生大型災難,全花蓮縣都要動員,而不是只有光復鄉動員。
他說,像中央協調所就是中央主動來協助花蓮縣,但是花蓮縣要盤點所有縣內資源,人力、物力、車輛、機械等資源全面盤點才能夠因應大型災難。
他並表示,如果盤點完畢,再有不足的地方,再從外縣市來支援、調動支援,所以當有災難的發生,還是要由縣市政府去盤點,有多少籌碼跟資源,要全部投入在災區裡,千萬不能保留,有保留就會說資源不夠。(編輯:陳清芳)11410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