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巴西利亞12日綜合外電報導)巴西寄望下個月在亞馬遜舉行、備受矚目的氣候峰會,能在當今這個分裂的世界帶來越來越罕見的成果:證明各國仍有能力團結一致,攜手面對全球危機。
法新社報導,然而這場會議的挑戰不小,美國態度冷淡,出席意願不高;全球推動氣候行動的政治動力也降到新低,加上住宿費用高昂,恐將影響與會人數。
為期兩週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預定11月10日在貝倫(Belem)登場,這座城市位於巴西較為貧困的州之一,以亞馬遜雨林門戶之地聞名,預計將吸引約5萬人參加。
各國氣候部長明天將在巴西利亞會面,為即將展開的馬拉松式聯合國協商預做準備,屆時幾乎所有國家都將齊聚一堂共商對策,是今年最重要氣候談判。
貝倫兼具象徵與挑戰意義,其實是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親自挑選的地點,意在凸顯亞馬遜雨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關鍵角色。
但隨著全球逐步接近巴黎氣候協定10年前訂下的攝氏1.5度升溫控制目標,外界對COP30的期望也不再只是美麗場景的襯托。
過去兩年是史上最熱年代,主要排碳國家減碳速度遠不足以避免地球發生毀滅性、甚至不可逆的劇烈變化。
魯拉推動減緩亞馬遜雨林砍伐,但同時也批准新油氣探勘,其環保政績褒貶不一。他承諾COP30將會是一場「真相之會」。
魯拉9月23日在聯合國大會中說:「這將是世界領袖展現對地球承諾認真態度的時刻。」(編譯:林沂鋒)1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