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台灣黑戶寶寶難納健保 關愛之家籲解醫療困境

2025/10/16 21:01(10/16 21:31 更新)



關愛基金會目前照顧約100多名黑戶寶寶,多由失聯移工父母所生,並無合法身分,面臨嚴峻人權困境,缺乏醫療、教育等基本保障。基金會攜手電商、羽球好手周天成(右)發起公益勸募,盼讓每個黑戶寶寶都能被接住。(關愛之家提供)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傳真 114年10月16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關愛之家」目前照顧上百名黑戶寶寶,多數是失聯移工的孩子,因沒有合法身分、無法納保,生病只能自費,接種常規疫苗甚至是用一條小生命換來,成為台灣健保普及率99.9%中,未竟的0.1%。

「我們都說我們是醫院的欠債大戶。」關愛之家公關組長李學人自嘲地說。他告訴中央社記者,一直以來,很感謝醫院的幫忙,除了醫院社工會協助媒合資源,院方還讓關愛之家可以分期付款償還醫藥費,帶寶寶們看病沒有後顧之憂。

移工是台灣關鍵勞動力之一,據勞動部統計,台灣移工人數達84.9萬人,其中卻有超過9萬人失聯,其中所衍生的問題包括未完成戶籍登記的「黑戶寶寶」,面臨嚴峻人權困境,缺乏醫療、教育等基本保障。

光是關愛之家文山婦幼部就有126名黑戶寶寶,其中0到2歲72人、3到6歲54人。李學人解釋,兒童健保資格需依附於母親,只要能找到人,孩子就不會是棄嬰,母親若是失聯移工、沒有合法身分,孩子也無法擁有健保看診資格。

最困難的時候,黑戶寶寶連常規疫苗都沒有辦法接種,直到黑戶寶寶「冰冰」因感冒引發肺炎鏈球菌感染過世,這份痛楚讓關愛之家再也忍不下去。

李學人回憶,當時關愛之家數度拋問政府部門:「為什麼同樣是在台灣出生的寶寶,只因為沒有健保,就不能接種常規疫苗?」在那之後,關愛之家的孩子們能擁有寶寶手冊,是冰冰用短暫的生命,推動制度的改變。

儘管台灣在2014年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展現對兒童權益的重視。但對失聯移工及其子女而言,當他們有就醫需求時,這些承諾卻常常難以落實。

關愛之家強調,無論大小病,一定會帶寶寶去就醫,讓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最重要;健保牽涉到媽媽身分問題,希望各界關注,盼能解決黑戶寶寶就醫困境。(編輯:李亨山)11410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