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非銀行放貸風險恐累增 IMF籲各國保持警惕加強監管

2025/10/17 09:34(10/17 09:38 更新)



IMF總裁喬治艾娃。(圖取自facebook.com/KristalinaGeorgieva)

(中央社華盛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今天指出,在兩家美國汽車業公司倒閉之後,IMF呼籲各國更加關注非銀行放貸市場中可能正在累積的風險。

路透社報導,喬治艾娃在華盛頓舉行的IMF與世界銀行(WB)年會記者會上指出,非銀行金融機構受到的監管比傳統銀行少,因此更容易累積風險。

她說,這類風險若持續擴大,最終可能讓全球經濟陷入「艱難處境」。

汽車零件製造商第一品牌(First Brands)與次級汽車貸款業者Tricolor 9月相繼破產,兩家公司都仰賴私人信貸市場融資,這引發外界對華爾街數兆美元信貸體系可能出現過度擴張的憂慮。

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日前在財報會議上警告:「當你看到一隻蟑螂時,可能還有更多隻,所以大家應該提高警覺。」

喬治艾娃指出,她目前尚未準備警告出現系統性危機,但呼籲監管機構與財政部門保持警惕。

她說:「這類問題是否可能變得更嚴重,當然取決於兩件事,一是實體經濟表現,二是陷入困境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規模。因此我們呼籲要更加關注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

喬治艾娃表示,自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具系統重要性的國家央行已大幅增加儲備,而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也讓美國擁有強大的流動性緩衝,這使得全球在面對信貸市場動盪時的應對能力比以往較強。

她說:「我們的情況已不同於全球金融危機時期。我們吸取教訓,也採取了行動。」

不過,喬治艾娃表示,各國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以來已大幅消耗財政緩衝,因此在面臨經濟衝擊時可迅速應對的空間減少。

她說:「我們正密切關注目前的發展…到目前為止,蟑螂還不算多。」(編譯:徐睿承)11410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