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泰勒絲經濟學發威 MV帶動德國美術館參觀人潮

2025/10/21 21:00(10/21 21:11 更新)



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海瑟(Friedrich Heyser)油畫「奧菲利雅」,描繪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中奧菲利雅漂浮於溪水中的死亡場景。此畫現藏於德國威斯巴登美術館。(威斯巴登美術館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4年10月21日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1日專電)流行天后泰勒絲推出新專輯,歌曲「奧菲利雅的命運」MV取材自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海瑟19世紀畫作「奧菲利雅」。影片發布後,收藏畫作的德國威斯巴登美術館湧入大批粉絲參觀,「泰勒絲經濟學」發威,也讓百年畫作在流行文化熱潮中重獲矚目。

泰勒絲(Taylor Swift)新專輯「星夢人生」(The Life of a Showgirl)發行後橫掃德國音樂榜,在單曲榜前10名中占據8席,同時創下音樂榜有紀錄以來國際獨唱歌手首週最高銷售紀錄。

不僅專輯熱賣,新歌「奧菲利雅的命運」(The Fate of Ophelia)的MV,也讓一幅19世紀末的德國畫作「奧菲利雅」(Ophelia)成為熱門打卡景點。

收藏這幅畫作的德國威斯巴登美術館(Museum Wiesbaden)指出,MV上線後,館內參觀人次明顯上升,幾乎每天都有人提起泰勒絲。不少粉絲特地前來朝聖,館方順勢推出的「泰勒絲導覽」特別行程上線即售罄。

奧菲利雅原型出自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經典悲劇「哈姆雷特」,是劇中丹麥王子的戀人,她失去父親與愛人後精神崩潰,最終在溪流中溺斃。

19世紀末,德國浪漫主義與新藝術風格畫家弗里德里希.海瑟(Friedrich Heyser)以這一幕創作「奧菲利雅」,為海瑟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奧菲利雅的命運」MV中,泰勒絲化身畫中角色,穿著白色長裙躺在水中,姿勢與海瑟筆下的奧菲利雅幾乎一致。她接著從水中起身,走出畫面,唱道戀人的愛讓她「從墳墓裡被喚醒,免於重演奧菲利雅的命運」。

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評論,泰勒絲透過這首歌,將莎士比亞筆下被動受害的奧菲利雅重新詮釋為能夠自我拯救的女性角色。MV中泰勒絲也化身不同時代的女性偶像,包括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與蘿妮史派克特(Ronnie Spector)。

奧菲利雅的形象歷來流行文化與當代藝術不斷重塑。澳洲歌手凱莉米洛(Kylie Minogue)在與搖滾樂手尼克凱夫(Nick Cave)合唱的「野玫瑰盛開處」(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中,也曾化身為水中的奧菲利雅。

奧地利劇場導演霍爾齊格爾(Florentina Holzinger)在作品「奧菲利雅達人秀」(Ophelia’s Got Talent)則將她改寫成擁有力量與主導性、掙脫父權壓迫的角色。

流行音樂偶像泰勒絲對奧菲利雅的再詮釋,讓更多年輕人透過流行歌曲重新認識西洋古典文學與藝術史,近年哈佛、史丹佛、比利時根特大學紛紛開設課程,探討泰勒絲的創作與莎士比亞等西洋文學大家的關聯。

不僅學術領域,泰勒絲也讓更多人因她的作品走進美術館。「奧菲利雅的命運」MV推出後,不少粉絲在社群媒體分享前往威斯巴登美術館的觀展照片,形容奧菲利雅是「屬於我們這一代的蒙娜麗莎」,百年畫作在泰勒絲帶動的流行文化熱潮中再度受到矚目。(編輯:唐聲揚)11410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