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22日專電)以嘉義民雄鬼屋為故事起點,揉合二二八事件邊緣野史,台灣小說「夜官巡場」近日推出法文譯本。作家張嘉祥與其樂團「裝咖人」20日受邀赴法,以文學與音樂導讀新書。當歌詞唱出傳統殯葬儀式的「囝孫有有孝無?」,巴黎讀者齊聲以台語回應「有喔!」。
「夜官巡場」的法譯書名為「Les Veilleurs de Nuit」(守夜者),封面即為民雄鬼屋,由法國「亞洲館」(L’Asiathèque)出版社於10月8日發行,並於巴黎與里昂(Lyon)多所校園與書店展開宣傳,自20日至25日止。
20日在法國國立東方語言的發表會上,張嘉祥分享創作理念。身為嘉義民雄人的他,期待透過書寫童年,重回至今仍逃離的家鄉;也希望藉由創作,重新解釋自小即有的幻覺能力。
張嘉祥向法國讀者說明,這些幻覺可能是心理現象,而在台灣民間信仰中,每件事物都可能變成神或是鬼。
他說,台灣有非常多的鬼故事,如書封面民雄鬼屋便是台灣三大鬼屋之一,而書中所虛構的神—「夜官」,職能是照顧邊緣的人、事、物、鬼。其中最強烈的邊緣角色是二二八受難者,他們在去世後成鬼魂,家屬找不到遺體,自己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張嘉祥說,也許沒有真正的鬼魂,但在各文化中,對過世親人的思念總會存在,這些思念往往化成回憶,再成為鬼故事。
「亞洲館」出版社負責人提歐里耶(Philippe Thiollier)接受中央社專訪,他表示「夜官巡場」的迷人之處,在於張嘉祥藉由訴說童年,帶領法語讀者感受鬼魂如何存在於現實,並透過鬼魂角色,認識台灣曾經歷的種種階段。
提歐里耶補充,鬼魂敘事橫跨東西方文學,從歐洲神話到日韓民間故事皆可見。「夜官巡場」提供一條理解台灣思維的路徑。
「夜官巡場」於2022年在台出版,2023年獲文學金典獎和蓓蕾獎。它不僅是一部小說,也是一張同名音樂專輯,由張嘉祥擔任主唱的「裝咖人」以台語演唱,融合北管樂與搖滾,近年曾受邀赴日韓演出。
現場讀者梅蘭妮(Mélanie)是音樂家,她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對傳統樂器、特別是嗩吶感興趣,讓她聯想到雙簧管,在中東國家常用於慶典或儀式。
家族來自希臘的梅蘭妮也說,鬼故事在她的文化中並不陌生,常與夢境或感知相關。她對「夜官巡場」的台語表現感到好奇,正排隊購書想了解更多。
張嘉祥接受中央社專訪,他表示「夜官巡場」的演出結合民俗與信仰,為創造互動,他們選擇以「出庄」(Tshut-Tsng)作壓軸,讓巴黎讀者感受台灣傳統葬儀環節,當唱到「代代出狀元無?」與「囝孫有有孝無?」時,讀者便能用剛學到的台語回應「有喔!」
在「出庄」曲末,張嘉祥拿出綁在腰上的紅布條繫在眼前,吹奏嗩吶,模擬「觀落陰」下地府情境,呼應書中二二八孤魂段落。他解釋紅布條是「裝咖人」演出必備配件,有保平安的功能。他說:「害怕還是會,但我們演出時是以慎重的態度在對待,我不覺得那是冒犯。」
「夜官巡場」在法共有5場宣傳活動,張嘉祥表示,最期待聽見法國人如何講自己遇到的鬼故事,因為每個文化對鬼魂的想像都不同,那是民間文學的最根源。
活動尾聲,張嘉祥向全場說:「『夜官巡場』是一本虛構小說,但是裡面的鬼故事是真的!」
本場主題為「跨界橋樑:台灣當代文學中的人類與超自然現象」,由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台灣學研究、台灣駐巴黎文化中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合辦。(編輯:高照芬)11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