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21:52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4日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今天表示,中共四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這意味中國未來10年人均GDP需要翻一倍,年均GDP增速保持在約5%。
中共20屆四中全會昨天閉幕。中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今天舉辦新聞茶座,邀請王文解讀四中全會公報。
王文提到,四中全會重點包括,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航天強國、科技首位、擴大內需戰略基點等關鍵詞。
王文表示,公報中首次提到「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目前中國人均GDP約為1.3萬美元(約新台幣40萬元),中等發達國家水準約為2.5萬至3萬美元,未來10年人均GDP需要增加一倍,意味未來GDP年均增速能保持在約5%。
關於中美經貿問題,王文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中國在未來應對美國的博弈中,美國仍是重要的合作和交往夥伴,但其重要性在下降。過去5至7年,中國各項指標都在「去美國化」,包括中國對美貿易總量下降、晶片自主,赴美留學生今年也有可能下降。
關於「去美元化」,王文表示,「我們認為去美元化是市場化的選擇」,中國在美元問題上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現在有越來越多國家採取去美元化措施,源於美國過去多年把美元視為武器,藉助美元霸權優勢,對他國進行金融制裁,使市場對美元愈加恐懼,產生去美元化的市場行為。
王文說,中國不願過多干預市場選擇,但「政策上會追求更多的金融及貨幣安全」,可能也會有這樣的導向。(編輯:楊昇儒)11410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