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6 18:50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6日電)江賢二藝術園區3月落成至今,成為台東新地標,開園第2檔展覽「光之花園&歐洲隨筆」,集結江賢二夏天訪法國及葡萄牙新作,還開放工作室,一圓江賢二構思園區的最初夢想。
江賢二80年代曾旅居美國紐約的東漢普敦,在風光明媚的環境中,他種下「希望將工作室開放給大眾參觀」的心願,希望讓人們有機會也被大自然之美啟發,在他返台後,這成為他規劃江賢二藝術園區的起點。
此次「光之花園&歐洲隨筆」展覽,由江賢二藝術園區榮譽館長、前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長李梅齡策畫,開放最早便規劃作為江賢二畫室的第1展覽館,繽紛顏料罐四散,桌上有江賢二長期閱讀的「紐約時報」報紙,也不吝分享正在創作中的作品。
李梅齡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在江賢二的創作不斷進行的狀況下,畫室是會變動的風景,而到了第2、第3展覽館欣賞作品,則是關於江賢二對於生命的分享,「沒有要告訴你很多人生道理,就要讓你在園區中感受每個很美的細節」。
第2展覽館展出「光之花園」系列新作,觀眾步入展場,一眼便能看見多幅綻放中的鮮豔花朵,那是江賢二對台東空氣、光線與自然的感受。李梅齡說,從色彩擴散、搖晃等方向表現,完全可看出江賢二對技法的掌握,色彩表現更充滿層次。
另有結合顏料刷、顏料罐等懸掛裝置的「光之花園25-80」,李梅齡說,這幅畫作則源自江賢二看見園區內栽種的黃椰子樹與光折射下景象,「在看這幅畫的時候,希望是讓每個人坐下來好好感覺,沒有標準答案」。
展出於第2與第3展覽館的「歐洲隨筆」系列,多以小幅尺寸呈現,從黑灰白色調到洋溢黃、紅等明豔色調皆具,體現江賢二走訪巴黎、里斯本等地所感受到的光線印象,許多都是他在當地創作,還可見畫紙上有活頁孔洞。
李梅齡說,園區內處處充滿江賢二想讓觀眾體驗或是訴說的話,像是在「光之花園」系列中放有一裝置,寫著「天空很藍,風很輕,願你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並在上頭簽名,就是江賢二想給觀眾的祝福,而第2、第3展覽館中所播放的音樂,都是江賢二在創作時會聽的樂曲。
李梅齡說,每個人觀看抽象畫的感受大不相同,從畫到園區,都是江賢二的作品,希望觀眾進入園區也能將自己當作一抹色彩,置身其中就是為作品增色,擁有如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美好旅程。
「光之花園&歐洲隨筆」展覽即日起於江賢二藝術園區展出,至2026年8月31日。(編輯:管中維)11410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