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中國成立首個汽車晶片認證平台 加速推進國產化

2025/10/29 18:37

(中央社台北29日電)荷蘭與中國爆發安世半導體(Nexperia)主導權大戰之際,中國國營企業今天在深圳啟用國內第一個汽車晶片標準驗證平台。官方表示,將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汽車晶片產業生態,全面開啟「十五五」期間高階汽車晶片國產化進程。

據深圳市政府新聞稿,「2025汽車芯片(晶片)生態大會(CACC)暨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年會」今天在深圳坪山舉辦,大會聚集了來自汽車整車及晶片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等共計300餘名嘉賓現場參會。

大會期間,舉行了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儀式,央企合資企業落戶坪山戰略合作簽約,舉辦了車規級晶片HSMT生態建設成果、車規級晶片RISC-V生態建設成果等發布儀式,並啟用國內首個車規級晶片全項標準驗證公共服務平台。

深圳官方稱,大會的成功舉辦,是落實中共20屆四中全會關於「十五五」規劃(第15個5年規劃,2026至2030年)部署的重要舉措,將聚焦車規級晶片「卡脖子」問題,補全汽車晶片產業鏈空白,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汽車晶片標準驗證和檢驗檢測「國家隊」,推動中國在「十五五」期間實現汽車晶片實現自主可控,提升中國汽車晶片檢測能力。同時,透過「央企整合+央地合作+產業鏈協同」共同推動中國不斷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準。

新聞稿提到,晶片已成為汽車產業競爭和產業生態創新重構的核心。近幾年來,晶片產業整體短缺情況有所緩解,但晶片產業鏈發展結構失衡,國產化應用體量不足、拉動效應不高,國產晶片的整體配套保障仍有待提升,標準體系仍需完善。

深圳官方稱,作為行業協力廠商獨立機構,中汽中心透過在深圳坪山建設國內首個全項的汽車晶片檢測平台,有利於打通產業鏈堵點卡點,解決國產汽車晶片上車應用難題;將會有效促進中國汽車晶片標準制定和驗證、檢驗檢測以及產品品質提升,打通車規級晶片上車應用「最後一公里」。

據發布,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後,將全力圍繞「1-13-3-1」推動平台建設,包括1個央企聯合體:成立由多家汽車央企聯合成立的法人公司;13個實驗室:建設涵蓋功能安全、資訊安全、環境及可靠性等關鍵領域的13個汽車晶片檢測高規格實驗室;3個行業平台:中國汽車晶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華南秘書處)、國家汽車標準基地(晶片工作組)、汽車晶片密碼應用研究中心;1個國家品質標準實驗室(汽車晶片)。

深圳官方稱,上述平台將服務國家汽車晶片標準體系建設,展開汽車晶片標準研究、檢驗檢測、產業推廣、應用示範、對外合作和技術交流,推動解決國產晶片上車應用難題,縮短高階汽車晶片國產化進程,促進中國晶片與整車產業深度合作、協同升級。

荷蘭政府凍結中國聞泰科技對安世半導體控制權一年,導致這家汽車晶片製造巨頭正在鬧分裂,已危及全球汽車晶片供應鏈。安世有80%的晶片於德國及英國製造,然後運往中國包裝及測試;有80%的安世晶片在中國加工及完成生產。(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410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