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川習會未談輝達AI晶片 美專家:美方持保留空間

2025/10/31 11:43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30日專電)美國經貿專家考伊今天分析川習會指出,雙方儘管在會中沒有談到輝達Blackwell晶片,但川普也未將這扇門關上,川普政府內部對是否向中國出口最先進半導體存在分歧,川普可能採取觀望態度,讓輝達自行試探各種交易的可能性。

川習會昨天落幕,美國國際經貿專家考伊(Peter Cowhey)今天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指出,整體而言,這場會談並未達成實質性的、重大的進展或改變。

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儘管沒有明確表態,但也並未將高階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中國的大門關上。

川普會後向媒體表示會中並未討論輝達(Nvidia)最先進的Blackwell晶片。

考伊指出,川普政府內部對於是否向中國出售先進半導體存在分歧,這場辯論目前仍在激烈進行,川普似乎還沒下定決心。川普可能讓輝達自行進行商業談判、試探達成各種協議的可能性,他自己則不需要對任何特定的方向做出承諾。

川普也表示已消除稀土供應的「障礙」,雙方達成為期1年的可延展協議。

對此,考伊分析中國背後可能的戰略考量,指出稀土出口管制如同一枚小型核武,是一種「最後手段」;再者,中國可能發現管制引發的憤怒不僅限於美國,還包括中國在世界上的重要貿易夥伴,若真的實施管制,對習近平而言政治代價過高。

考伊也提到,稀土是一種戰略性商品有如過去的石油,美國必須要分散供應鏈,並且在供應充足時建立儲備。短期來看是個嚴重問題,長期而言這個問題被高估了。

觀察市場的反應,考伊指出,市場反應並不悲觀,全球市場或多或少傳達一種訊息,有如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談、談、再談,總好過戰、戰、再戰」(Jaw, jaw, jaw is better than war, war, war)。投資人原本就預料會達成類似的協議。

川普透露自己將於4月前往中國展開新一輪磋商。考伊引述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分析指出,如果川普每隔幾個月就要與習近平碰面,可能比較不會隨意發動新的威脅。北京似乎利用這種長時間的行程限制川普的「不可預測性」。

「大西洋理事會」學者哈特(Melanie Hart)分析,2026年川普計畫於4月訪問北京,習近平預計將在12月前往美國出席20國集團(G20)峰會,接下來的14個月,美中雙方都將為這兩場會晤做準備。

不過,考伊也指出,這並無法保證美中關係不會在接下來的任何時間點惡化。(編輯:田瑞華)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