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旅宿業開放外國技術人力 勞團:反對不當移工政策

2025/10/31 14:04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31日電)行政院會昨天通過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包含開放旅宿業外國技術人力等。勞團批評,國內移工已85萬人,相關政策缺整體規劃,且強迫勞動疑慮仍未減,反對不當開放移工政策。

行政院會昨天宣布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包含將新增製造業藍領移工配額,以及開放旅宿業與商港碼頭業的外國技術人力,雇主都必須替1名本國勞工加薪新台幣2000元,才能增聘1名外籍工作者。

另外,方案也打開現行外國技術人力的配額天花板,取消雇主聘僱外國技術人力的人數不得超過聘僱移工人數25%規定,讓雇主可全數留用資深移工;只是公司內的藍領、外國技術人力及白領,合計不得超過總員工人數的50%。

勞工團體台灣勞工陣線今天發布新聞稿,反對政府不當開放移工政策。

勞陣表示,國內移工人數今年9月底已達85萬8939人,就業服務法設有「警戒指標」,規範每年移工引進總人數;監察院也曾指出,行政部門對移工引進以及產業缺工狀況缺乏整體性規劃,並予以糾正,即便勞動部事後訂有指標,但迄今仍尚未提出確切總量數據。

勞陣提到,9月底國內知名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公司因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質疑涉及強迫勞動,而被發布暫扣令,台灣整體聘僱移工制度恐觸及國際勞工組織(ILO)強迫勞動指標,在移工勞動處境尚未改善前持續擴大開放,只會讓更多移工陷入剝削與人權侵害,使台灣面臨國際制裁與聲譽危機。

勞陣指出,依就業服務法相關立法,目前移工聘僱應以「補充性」為原則,保障本國勞工就業權益為優先,法規雖允許在「國家重要建設工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或「工作性質特殊、國內缺乏人才」等情況下專案引進移工,但相關部會至今未明確界定標準。目前製造業與營造業已依此規定開放,若旅宿業也納入開放範圍是否符合立法原意,極待檢討。

勞陣表示,雇主所謂「缺工」,根本原因在於低薪與惡劣勞動條件,根據就業服務法,雇主在引進移工前須先以合理條件於國內招募未果後才可申請,原意是藉此要求業者對本國勞工開出較高薪資吸引求職。但實際上,多數開放引進移工的職業別,薪資普遍停滯在3萬元上下,自然難以吸引國內民眾就業。

勞陣也說,雇主在聘僱移工後更僅願意支付最低工資,並以獎金制度或津貼差異對本國籍勞工與移工間進行區別對待。這種制度性壓低薪資作法,不僅造成移工在台不利處境,也繼續讓低薪產業持續低薪,無法吸引國內民眾就業,強化「缺工又低薪」矛盾現象。

勞陣主張,應全面檢討將移工政策工具化、壓低人事成本的聘僱模式,唯有落實改善工作條件,才能真正解決缺工問題;企業若一邊抱怨缺工,另一方面又不願提供合理報酬,只會讓台灣陷入「低薪地獄」與「勞動剝削」的惡名;反對以放寬移工政策為前提的錯誤解方。(編輯:張雅淨)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