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法文化部長:羅浮宮低估風險 年底前更新防盜措施

2025/11/1 20:43(11/1 20:56 更新)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日專電)巴黎羅浮宮重大竊案掀起檢討博物館安全措施的聲浪,法國文化部長達提指出,羅浮宮長期低估遭入侵和遭竊的風險,今年底前將實施防入侵和防盜措施,並更新設備。

羅浮宮今年10月19日遭竊,損失8件估計價值達8800萬歐元(約新台幣31.3億元)的珠寶,警方已逮捕多名嫌疑人,但珠寶仍下落不明。

達提(Rachida Dati)昨天接受TF1電視台訪問時說,羅浮宮「因應入侵和竊盜風險的規定完全過時」,將於今年底前全面審查這座博物館遭入侵和遭竊的風險。

她也希望在年底前採取新的防入侵措施,並在周圍公共道路上安裝防止汽車衝撞和防止入侵的裝置,還要系統性強制維安人員接受安全方面的培訓。

達提說,羅浮宮董事會須召開緊急會議,檢討館內管理和組織,並創設新的安全部門。

她指出,行政調查結果顯示,羅浮宮長期低估遭竊風險,「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

羅浮宮作為全球知名博物館,卻發生這樁歷史性竊案,舉世震驚,但有專家指出,竊賊手法並不特別高超。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犯罪學專家派沙斯(Nikos Passas)的說法報導,這群竊賊的犯案技術程度不高,還粗心大意。

案發時,4名竊賊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遺棄用來攀入羅浮宮的貨車升降梯,跳上摩托車逃逸。這個錯誤讓警方得以蒐集DNA和指紋等線索,並於數天內逮捕3名涉嫌竊賊和其他相關涉案人。

報導引述檢察官貝庫歐(Laure Beccuau)說法提到,竊賊們得手後,本打算澆汽油放火燒了貨車,但警方及時趕到,竊賊們於是把貨車、汽油桶、噴槍、角磨機、對講機和黃背心遺留在羅浮宮外的公共道路上,騎著摩托車揚長而去,隨後換車往巴黎東郊逃逸。

鑑識人員取得DNA和指紋後,與犯罪資料庫比對,很快就鎖定兩人,分別是34歲的阿爾及利亞人和39歲的法國人,都有竊盜前科,也都住在巴黎北郊的奧貝維埃(Aubervilliers)。兩人均已就擒。

數天後,警方又藉著DNA比對結果逮到第3名嫌疑人,第4人還在逃。(編輯:陳承功)11411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