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造山者」感動矽谷科技人 高中生盼追隨前輩助台灣

2025/11/3 17:23(11/3 17:58 更新)



刻劃台灣半導體發展史的紀錄片「造山者」3日在象徵矽谷半導體起源地的影城放映。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攝  114年11月3日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2日專電)紀錄片「造山者」結束亞利桑那放映後,今天在矽谷與在美奮鬥的台灣科技人見面。導演蕭菊貞表示,帶著作品赴海外巡迴是一份責任與使命;工程師因了解過去而更肯定自己的價值,對她而言是一份「非常美好的禮物」。

「造山者」鼓舞矽谷台灣科技人:願回饋故鄉

刻劃台灣半導體發展史的紀錄片「造山者」今天在象徵矽谷半導體起源地的影城放映。年逾八旬的前國策顧問、1960年代移民矽谷的半導體創業家邱俊邦到場觀影。

他回憶,早年台灣人在矽谷對半導體的貢獻極大,只是當時缺乏通訊管道,否則將能更即時貢獻台灣。他也勉勵年輕世代,學習矽谷的開放與包容,與台灣保持連結。

在加州念高中的顏名宣說,看到半導體前輩們在艱困環境下將技術帶回台灣,讓他為身為台灣人感到驕傲,也希望未來能追隨他們的腳步,幫助台灣。

從事硬體工程的許昊欽說,「造山者」讓他體悟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仍要勇於行動。

矽谷科技社團主席謝凱婷則表示,紀錄片讓她深受感動,也更堅定對台灣未來的信心,她認為在AI浪潮下,台灣正再度迎來半導體產業的新契機。

「造山者」赴海外 蕭菊貞視為使命盼產生文化影響力

紀錄片今天在3個影廳輪番放映,導演蕭菊貞與製片人蔣顯斌、陳添順在映後與觀眾交流。蕭菊貞告訴記者,許多工程師因了解過去而更肯定自己的價值,這些回饋對她做為一位導演而言,是一份「非常美好的禮物」。

陳添順表示,原本不確定矽谷觀眾是否會被感動,從現場熱烈的回饋中,他感受到矽谷觀眾的活力,也看見矽谷與台灣在科技產業鏈中,從不同角度相互協作、共創價值的精神。

從亞利桑那到矽谷,蔣顯斌指出在鳳凰城時很有感觸,50年前的台灣像是一片半導體沙漠,卻在一無所有中打造出全球晶片產業的核心,如今台灣人要在真正的沙漠裡開啟新的半導體篇章。

「造山者」接下來幾天將在舊金山灣區多個單位放映,5日於史丹佛大學的場次將由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戴雅門(Larry Diamond)主持。

蔣顯斌表示,戴雅門訪台時觀賞了這部片,認為台灣在關鍵時刻的決策極為不易,團隊合作是成功關鍵,他也認為台灣高密度、全力投入的產業生態難以轉移至他地。

對於外界傾向以戰略思維看待台灣半導體,蕭菊貞說,若能以更多同理心,從文化與歷史脈絡理解台灣,就能看見它是一個有機體,「我們是一個有焦慮、有恐懼,但也有屬於我們的榮耀和勇氣的台灣。」

蕭菊貞認為,「造山者」的故事難以在其他地方複製,此次作品赴海外巡演更像是一份使命,希望透過晶片的故事,讓海外觀眾看見台灣半世紀以來的努力與堅持。(編輯:韋樞)1141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