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4日專電)美議員關切美國售台岸置魚叉飛彈防禦系統交付進度,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提名人達莫今天表示,國防部正迅速推進,確保台灣能獲得自我防衛所需的能力。他也強調,需要和台、菲等處於對抗中國脅迫前線的國家進行安全合作。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今天針對國防部戰略、計畫及部隊事務助理部長等人事案舉行聽證會。參議員巴德(Ted Budd)問及,川普1.0期間,美國同意對台出售100套岸置魚叉飛彈海岸防禦系統,目前僅交付少數幾套,後續如何確保這些防衛裝備順利交付台灣?
對此,美國國防部戰略、計畫及部隊事務助理部長提名人達莫(Austin J. Dahmer)在聽證會上表示,他曾訪視位於密蘇里州的生產線,了解美國國防工業基礎整體面臨的問題;就此案例而言,國防部正以「非常緊急、迅速」的方式推進,確保台灣能獲得自我防衛所需的能力。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2020年宣布軍售台灣100套岸置魚叉飛彈海岸防禦系統(Harpoon Coastal Defense Systems,HCDS)。知情人士今年6月證實,首批5輛飛彈發射車與1輛指管車等車組已運抵台灣,由海軍官兵進行接裝訓練,強化制海戰力。
另外,美國以「拒止戰略」(strategy of denial)來嚇阻中國在第一島鏈的侵擾行為,如何與台灣的多層防禦相互配合?達莫在書面答覆中表示,要能有效嚇阻並在必要時擊敗中國在第一島鏈的攻擊行動,必須結合多種軍事力量、構想及部署態勢。
他說,美國的拒止戰略透過在作戰相關時程內提供具備戰鬥能力的部隊,以支援台灣的多層防禦,使當地防禦力量強大且難以被擊退,同時並增強盟友對美國決心的信心。
不過,他也指出,「台灣需要做更多、動作更快」,最重要的是大幅提升國防預算,加速獲得適當武器及系統,藉此嚇阻中國的侵擾行動。
達莫表示,美國和台灣在嚇阻中國於印太地區的侵擾行為並非孤軍奮戰,美國及其區域盟友能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確保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嚇阻中國,若能做到這點,就能抵制北京擴大影響力、控制鄰國的意圖。
他並強調,美國必須強化對印太盟友及夥伴的支持,「這就需要和像是台灣、菲律賓等處於對抗中國脅迫前線的國家進行安全合作」。
對於巴德在聽證會上問及,若台灣有事,菲律賓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達莫表示,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部署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整體嚇阻態勢及戰略來說,至關重要。
他說,若提名獲確認,持續推進這方面的努力將是他重點關注事項之一,同時也會確保美國的計畫適當納入盟友及夥伴能力,特別像是菲律賓這樣的重要夥伴。
達莫獲提名的職位名稱原為國防部「戰略、計畫及軍事能力事務助理部長」(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strategy, plans, and capabilities),但參院軍委會日前才被告知已改為「戰略、計畫及部隊事務助理部長」(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strategy, plans and forces)。(編輯:洪啓原)114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