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分科測驗公民難度眾說紛紜 性平題成亮點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分科測驗公民科今天考完,各解題團隊對難易度的看法不一,但都讚許與生活結合度高,尤其是性別議題的考題,出的相當亮眼,涉及勞動處境、照顧責任、失業定義等議題。

得勝者文教今天邀集教師分析114學年度公民與社會科試題,預估五標(頂、前、均、後、底標)依序是52、47、41、33、27級分,其中均標、後標、底標比去年(113學年度)高2級分。

得勝者文教解題老師張雪雲解釋,與去年(113學年度)試題相較,今年的知識性題目較多,純粹的閱讀理解題目減少,因此「有唸書有分數」,預估中段左右的學生分數會往上升。

張雪雲認為這是好現象,去年題目很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但也會讓人覺得好像不用準備,光靠閱讀文本和直覺就能猜答案。今年題目素養導向明確,考題將學術與生活融合,例如性別平等、街頭藝人、網路平台、外送、國際現狀等都有入題,且圖表題清楚易讀,能感受到出題者的用心。

不過還是有少數題目,有一些爭議,張雪雲提到第19、20題組,考到「某國」有生育小孩夫妻的年所得變動率,圖表可見男性不管有沒有生育,所得都一直成長;女性則是生育後,所得有所下降;綜合來說,男性的所得成長,比女性的所得下降多。

張雪雲認為,C選項和D選項都可能是正確答案,兩者的共同點是「顯示生育的機會成本降低」,但C的前一句推論是「女性所得減少但家庭總所得並未減少」,D則是「男性所得使家庭總所得年成長率增加」,看要從哪一個角度切入,似乎都可以。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解題團隊分析,今年公民科「適中略偏難」,題組與圖表比例偏高,混合題特別依賴學生的文本解析與歸納推論能力,需具備高層次的理解與轉化素養。性別議題表現亮眼,例如第3題探討女性障礙者的勞動處境;第19至20題探討女性照顧責任;第34到36題組考驗對「隱性失業」等進階經濟概念的判讀。

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指出,與去年相比,今年試題整體較難。例如第36題提到失業率,學生除了須了解失業率的類型、概念,還需結合圖示應答,整體混合題型設計恰當,且難度較高,有修選修課程的學生較有利。(編輯:張銘坤)1140712

Related Posts

1 of 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