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美智庫兵推:中國海上封鎖 恐重創台灣電力供應

2025/8/2 15:03(8/2 15:28 更新)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進行的兵棋推演顯示,中國如果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可能會大幅削弱台灣的發電能力,最終導致全島無法正常運作。

CSIS在所提報告中示警:「能源是台灣在抵禦脅迫時最脆弱的一環。台灣絕大多數的能源都仰賴進口,因此極易受到封鎖影響。」

中國實施封鎖的同時,可能會同步攻擊台灣的電網,就像俄羅斯在烏克蘭所做並取得一定成效的那樣。

CSIS表示:「(台灣)總發電量可能會降至封鎖前的20%。」屆時所有製造業都將停擺,包括對美國與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電腦晶片生產。

這些結論來自CSIS模擬中國對台灣實施封鎖而進行的26場兵推。對北京來說,封鎖台灣是一個具吸引力的選項,因為它可讓台灣同意與中國「統一」,而無需中國發動流血且具風險的兩棲入侵行動。

例如,中國封鎖的強度,可從僅由海警攔截搜查,一直上升至以飛彈攻擊美國與日本基地的全面軍事行動。

其他變數包括台灣加強基礎設施與反入侵防禦、購買更多貨船用於運輸、中國飛彈殺傷力提升、日本是否選擇協防台灣,以及戰事是否擴大至封鎖區域以外。

雖然封鎖對台灣將是嚴峻考驗,但並非毫無希望。根據CSIS,例如,能夠集結大量商船與所需船員的能力,將是台灣與美國所能做的最重要準備。

這其中包括足夠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這對於滿足台灣的能源需求至關重要;政府也須提供保險,以取代那些不願承保戰區運輸的商業保險公司。

台灣亦可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這可能包括增加石油、天然氣與煤儲量,甚至重啟5月關閉的最後一座核電廠。台灣還可以強化電網,包括儲備變壓器與渦輪機等備用零件。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總而言之,或許最關鍵的一步是確保外交始終是一個可行的選項。中國對台灣的封鎖,以及美國及其盟友的反制行動,可能會重創全球經濟,尤其是中美兩國的經濟。

CSIS在總結中表示:「美國與台灣富創意的提議或能讓中國對外宣稱勝利並解除封鎖,而這個代價在聯盟可接受的範圍內(例如,台灣同意在海關設置國際觀察員、逐字重申九二共識。)。」(譯者:屈享平/核稿:嚴思祺)11408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