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警示帳戶通報 刑事局:2月起已全面數位化

2025/8/4 20:18(8/4 20:43 更新)



圖為刑事局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4日電)有離職員警在網路節目聲稱,南部地區仍以傳真方式通報警示帳戶,並質疑識詐宣導效率。刑事局今天晚間說明,警示帳戶通報作業2月起已全面數位化,防詐宣導則採多元進行。

有名台南離職男警近日Call in網路節目,認為政府沒有認真打詐,未將數發部、金管會和警政署等相關單位統合起來,聲稱「南部地區仍以傳真方式進行警示帳戶通報」,並質疑識詐宣導效率與案件偵辦責任歸屬等議題。

警政署刑事局今晚發布新聞稿說明,自民國112年起即建置「警示帳戶聯防通報子系統」,並完成與全國38家金融機構測試與驗證,自113年7月22日起試辦線上作業,初期採「紙本與線上雙軌並行」以確保穩定運作。

刑事局說,經實務驗證,系統已無重大錯誤,所以今年2月4日起便已全面取消紙本傳真,改為線上通報模式。網傳「南部仍使用傳真」等言論,與事實明顯不符。

刑事局還提到,網路節目中稱「台北市與新北市要求基層逐戶發放反詐傳單」一事,經查兩地均無此政策。

刑事局表示,現行識詐宣導以平面、電視、網路、廣播與實體活動等5大媒體通路為主軸,傳單發放等屬於輔助項目,並非主要方式,各地方政府警察局均依地區特性調整宣導策略,兼顧效率與成效,務求識詐資訊深入社區每一角落。

刑事局表示,行政院於113年8月27日將「打擊詐欺辦公室」升級為「打擊詐欺指揮中心」,統籌、督導及協調各部會落實執行「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策略及行動方案,並明確各部會分工項目。

刑事局說,跨地偵辦詐欺案件機制完善且責任明確,警政署規定詐欺案件以被害人現住地警察機關為主責偵查機關,若涉異地提領或人頭帳戶等情節,其他轄區也須協同偵查,確保各類案件均能高效處理,避免發生推諉卸責情形。

刑事局強調,防詐工作需全民參與、公部門齊心,各項制度與系統均在不斷優化與更新;呼籲民眾提高警覺、理性辨識訊息,共同打造安全的社會防詐網。(編輯:蕭博文)11408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