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9 21:29(8/9 21:44 更新)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9日電)核三重啟公投第2場電視發表會今天登場,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核三重啟有安全風險及延役成本問題,包含設備老舊、耐震不足、戰時恐遭攻擊,以及核廢料債留子孫的風險,呼籲年輕人聰明選擇投資未來,而非回頭路。
8月23日即將舉行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1案,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中選會今天舉行第2場電視發表會,主持人為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正方代表為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反方代表則是林子倫。
林子倫以國際能源趨勢、發展核電的風險與成本,以及新角度思考台灣能源安全挑戰與發展方向為主軸說明立場,並強調推動核能必須確保能源安全、核廢安全,以及達成社會共識。
對於核電的風險與成本,林子倫表示,核三重啟有2大風險,第一是安全不確定,包含台灣位於地震帶有結構性風險,且核三廠設備老舊、耐震不足,且不能忽視國際戰爭中,核電廠遭攻擊的潛在安全風險。
林子倫說,其次是重啟延役的成本也有不確定性,國際經驗顯示,延役經常會超支經費、追加預算,也有零件難尋或需要等待的風險,且老舊核電廠要重新思考核子事故保額,以福島核災為例,累積賠償金額就逾10兆日圓,核安保險將墊高成本。另外,核廢料處置成本也是財政長期包袱,並帶來核廢料債留子孫的道德風險。
他提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便宜核電一定有其他人必須負擔成本,重啟核三等同將成本風險轉移給台灣社會、還有未來的孩子來負擔,更是要求屏東人直接承擔核安風險,這不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原則與世代正義。
林子倫表示,部分人士指世界在恢復使用核電,但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資訊,2024年世界能源配比核電為9%、再生能源則占32%,且預估最快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量會超越燃煤,成為全球主要發電形式;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日前演說也呼籲各國加速發展再生能源,更要推動2030年時,資料中心供電100%再生能源的目標。
談到空污部分,林子倫說,有人憂慮核電廠除役後會讓空氣品質受到影響,但依據台中市政府最新數字,台中市上半年PM2.5濃度每立方公尺15微克,相比2018年的每立方公尺20.9微克下降改善近3成,與全台空品趨勢一致。
他強調,核電是簡單的答案、但不是解決方案,核電延役只會增加風險,甚至拖慢能源轉型速度,也讓台灣企業失去競爭力,而再生能源不止是減碳手段,更是幫助台灣回應未來風險、擴大綠色成長,建立永續社會的韌性根基。
林子倫也表示,2024年總統大選3位總統候選人皆提到,2030年台灣再生能源占比3成的目標,這顯示發展再生能源跨越黨派已成為能源政策共識,台灣社會面對能源轉型挑戰時,應該聚焦在有共識部分先做,避免在爭議性高的部分僵持,且能源轉型不只是技術轉型也是社會轉型,必須強化社會溝通、參與以及對話。
林子倫說,能源議題是選擇題、而非是非題,聰明的選擇是投資未來,而不是走回頭路,呼籲民眾以及年輕人正視能源永續與便宜的選項,「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謝謝大家,天佑台灣」。(編輯:林克倫)11408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