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捷媒:中國藉網紅改善形象 營造西方也看好假象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11日專電)捷克媒體報導,中國擺脫傳統宣傳形式,如今開始雇用中國網紅,或資助捷克網紅訪中,改善中國在海外的形象,對內則呈現出「連歐洲人都為中國的進步感到興奮」的假象,被視為是推動中共政權良好形象及合法化的手法。

根據布拉格國際廣播電台(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近期報導,中國擺脫過去頌揚政治體制的傳統宣傳形式,如今開始雇用社群網紅與部落客,以改善在海外的形象。

中國在中歐的媒體策略可追溯至2013年,當時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在V4國家(捷克、匈牙利、波蘭與斯洛伐克)中開設捷克語服務。隨後,此機構與中國駐捷克大使館等也紛紛設立社群媒體帳號。

然而,這些新聞機構與政府聯繫相對明顯。根據「中歐亞洲研究中心」(CEIAS)的說法,中國利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社群媒體的迅速成長,在封城期間推出針對性強、具備當地語言能力的網紅。

捷克是中國在中歐社群媒體重點關注的國家。據中歐亞洲研究中心調查,目前有2位已知的由中國政府資助的部落客。

部落客親切風格宣揚中國文化 試圖影響捷克觀感

2021年,2位新部落客登上捷克社群媒體舞台,分別是Lada Wang和Pepa Zhang,他們在Instagram上共累積逾4萬名追蹤者。他們的自我介紹幾乎相同,用捷語寫「嗨!我是Lada/Pepa,現在住在北京,我想與你們分享我的有趣生活」。

兩人皆受僱於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但他們以更親切的語氣與追蹤者溝通,主題涵蓋文化、歷史、經濟與科技,也經常以部落客風格展示中國的旅遊景點。

中歐亞洲研究中心成員內梅奇科娃(Kara Němečková)指出,他們看似只是旅遊部落客,內容比官方媒體更「自然可信」。大多數追蹤者可能不曉得他們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員工,因他們並未揭露這層關聯。

在這些社群上,顯性的政治內容被刻意省略,潛藏訊息常試圖淡化中國政府在法律與政治上的爭議,例如新疆議題。在社群影片中,新疆常被描繪為和平的旅遊勝地,幾乎未提及當地穆斯林文化與社群。

內梅奇科娃表示,調查顯示,只有極少數捷克受訪者對中國在新疆的政策持正面觀感,顯現中國試圖影響公眾對新疆觀感尚未成功。但需注意,高達53.9%的受訪者對此議題持中立態度,這意著未來仍有可能被中國影響。

中國「白猴子」策略 專家指為政權反向合法手法

中國的社群策略不僅止於部落客。去年11月,捷克知名網紅米哈雷克(Jan Michálek)受中國電視台邀請,參加一場由中方全額贊助的中國探索之旅。米哈雷克事後劃清界線,聲稱自己不知道這趟旅程涉及宣傳活動。

捷克中國問題專家卡拉斯蔻娃(Ivana Karásková)指出,在中國西方網紅常被貶稱為「白猴子」(White Monkey),這已成為一種宣傳策略,目的在於改善中國對內與對外的形象。

卡拉斯蔻娃說:「除了對外宣傳,也有內部宣傳,針對中國國內觀眾,想要呈現出『連歐洲人、白人都為中國進步感到興奮』的形象,藉此暗示中共表現良好。這被視為對中共政權的反向合法化的手法。」

捷克並非是唯一擁有「專屬」的中國網紅的V4國家。據調查,波蘭也有一名部落客負責當地觀眾,而中共對匈牙利與斯洛伐克尚未有此計畫。

研究指出,在V4國家中,捷克對中國的懷疑態度最為強烈,主要爭議點集中在中國對西藏、香港與台灣的態度,這些地區與捷克擁有相對密切的聯繫。

卡拉斯蔻娃說:「捷克人普遍不認同中國的政治體制與價值觀,也不相信中國外交政策的和平性。」

然而,中歐亞洲研究中心也指出,捷克人對中國對外經濟政策抱持較樂觀的看法。研究指出,中立受訪者比例「正在增加」,顯示中國在調整策略後,仍可能影響捷克公眾觀感,中國仍有機會改變輿論情勢。(編輯:高照芬)1140811

Related Posts

1 of 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