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中國兩大國有造船企業合併 加強軍民融合戰略能力

2025/8/13 13:24

(中央社台北13日電)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兩家國有造船企業中國船舶及中國重工價值160億美元的合併案將於本周宣告完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船舶製造公司。中國船舶也是中國海軍的重要承包商,此次合併加強中國執行軍民融合戰略的能力。

華爾街日報12日報導,在獲得中國監管部門批准後,中國造船業龍頭企業—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本週將與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工)合併。此合併案出現之際,正值美國企圖重振本土造船業。

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最初均來自同一家公司,因中國政府希望促進競爭而在1999年被拆分,兩間公司都屬於國有企業。

中國船舶的主要業務是商業性質,但也是中國海軍的重要承包商;中國重工則曾設計並建造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中國船舶表示,通過此次合併,將更好地滿足海軍對先進裝備的需求。

華盛頓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分析師福納樂(Matthew Funaiole)表示,這是中國主導全球造船業長期征途中的一個關鍵里程碑,「這將加強北京方面執行軍民融合戰略的能力」,商業和海軍生產正越來越多整合在一起,共享技術、人才與基礎設施。

根據分析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 Research)的新訂單數據,去年這兩家公司合計占全球市場份額近17%。根據最新的年度報告,合併後的新公司總訂單將超過530艘船,總載重噸超過5400萬噸,為全球之最,年收入約為180億美元。

根據美國海軍數據,中國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2倍。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不過,報導表示,中國的造船業也正面臨困難期,因為美國可能對中國製造的船舶收取港口費,這使商家將目光投向中國以外的造船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行動及各國對國內供應鏈的關注,可能導致全球貿易總量減少,意味著貨船需求會減少。而日本船企也試圖奪回市場份額。

研究中國國有企業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黃光立表示,中國不會輕易放棄,因為造船業是中國希望打造的一項核心能力,「與美國的競爭將推動他們更快升級。」(編輯:陳鎧妤/朱建陵)11408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