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7 16:04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7日電)根據環境部統計,近3年來全國資源回收量逐步緩升。環境部表示,主要在紙類及紙容器類回收量明顯增加,可能原因包含網購盛行及外帶食物增加等,經濟景氣好也會讓回收量增加。
根據環境部統計,觀察歷年的回收率,一般廢棄物回收率自111年的57.29%,微幅成長為112、113年的58.31%、59.6%。去年度全國回收量為759萬9833公噸,較112年度增加27萬8370公噸。
一般廢棄物的回收種類,主要可分為資源垃圾、廚餘等類型。舉例而言,資源垃圾包括紙類、塑膠類、玻璃類、金屬類、電池、廢容器、舊衣物、照明光源、大型廢棄物等等;廚餘是指食物的殘渣和剩餘食材。
前次的回收高峰,是在110年的61.19%,也是歷年最高。當年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持續嚴峻,指揮中心自110年5月19日至28日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民眾生活習慣改變所致。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副組長鍾昀泰告訴中央社記者,回收量牽涉到消費形態和民眾生活習慣的改變,此外,當景氣好、消費增加時,回收量也會上升。
鍾昀泰說,整體資源回收量呈現成長趨勢,一來是近年消費生活型態的改變,特別是網購盛行,導致網購包裝使用量增加;此外,疫情後食物外帶增加,導致一次性餐具和飲料杯的使用量增加。
鍾昀泰說明,經查各清潔隊暫置回收物的情況,近幾年以紙類和紙容器占比最大;根據統計,自106年至去年,紙類和紙容器的總量從約196萬公噸成長到326萬公噸,代表塑膠產品的限縮政策也促使一些一次性塑膠產品被紙容器取代。
縣市回收的情況,鍾昀泰指出,以新北市為例,去年推動了木質家具的循環利用計畫,也是其資源循環成長比率相對其他縣市高的原因。
較特別的是彰化縣。鍾昀泰提到,一般而言,若是廢棄物減少,回收量應該會增加,但彰化縣在一般廢棄物和資源回收量都下降,不過廢棄物量下降的幅度大於資源回收物下降的幅度。
鍾昀泰解釋,彰化去年7月起強力實施「破袋檢查」,促使民眾在丟棄物品時更仔細思考並進行正確分類,因此在統計年度(去年1月至12月)上可能未即時反應;若依彰化縣統計,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數據則顯示資源回收量是增加的。
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在轉型循環經濟方面,台灣以「資源回收四合一制度」建立高效回收體系,並提供優惠費率鼓勵業者使用再生料;同時,政府也積極透過「向海致敬」計畫等策略來管理現有污染,有效清理並減少海岸廢棄物。
賴瑩瑩說,目前循環署正透過「減量里程碑許願池」邀請民眾針對6大限塑品項(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一次用飲料杯、塑膠吸管、塑膠提袋以及塑膠類外帶盒)提出改善建議或期許。(編輯:管中維)11408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