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7 17:17(8/17 17:21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7日電)核三重啟公投23日登場,民眾黨今天舉行記者會,號召238名跨領域學者專家連署,支持在「核安無虞、核廢有解」前提下,延長核三廠運轉年限,並強調能源議題是科學題、絕非政治題,不該受政黨及意識形態綁架。
民眾黨上午舉辦「百人連署挺核三.穩定台灣乾淨未來」記者會,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等人出席,並號召238名跨領域的經濟、法律、能源、政治、國防、工程、企業界學者專家連署。
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表示,2050淨零碳排是國際共識,但台灣再生能源成長不如預期,且不當開發造成環境衝擊、弊案頻傳;執政黨要核能退場,卻不顧國際情勢與產業需要,這次連署支持核三延役,作為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關鍵穩定力量。
翁曉玲說,全球紛紛要求重返核電,即使遭過重大核能事故的美國及日本,也已擴大興建核電機組,走在全球科技產業前端的台灣,更需要穩定的能源。核三延役公投就是要讓政府知道,在安全無虞情況下,只要全民同意重啟,政府就須順從民意,要求台電重啟核三廠。
童子賢表示,美國賓州跟日本都曾經歷核災,但兩國都沒有放棄使用核電;台灣走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前端、成為產業鏈關鍵,包含台積電等許多製造業及工業的用電量雖然大,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本來就要仰賴這些電力,所以「供應足夠的電、供應足夠不排碳的電,本來就是先進國家的象徵」。
童子賢說,期盼政府能更積極,把先進科技的基礎環境布局,包含人才、能源完備,保證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能繼續延續10年以上;如果政府還擠牙膏式,說一動做一動,這樣台灣將一直在懸崖邊緣,期盼台灣能有正確的能源政策,讓經濟繼續繁榮、民生繼續富裕。
賀陳旦表示,停用核電改以天然氣取代,同樣會有碳排問題,因應當今減碳淨零的趨勢,且考量國安,台灣必須重回能夠自給自足、單獨的能源供電,也就是核電。台灣作為海島國家,能源穩固必須多元發展,核電應是更好的選擇。
國立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指出,根據供電指標,電力備轉容量低於10%就有供電疑慮,民進黨執政提高再生能源比重,白天有太陽能支撐,但夜晚備轉電力急速降低,過去一年備轉容量不及10%共119天,其中34天低於7%、3天低於5%,未來電力短缺將更加難以預期。(編輯:林興盟)11408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