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楊明珠大阪17日專電)「TAIWAN PLUS 2025 台日新風」活動歷時4天,總計突破10萬人次參與,與同樣登陸日本大阪的「We TAIWAN」活動產生加乘效應,成果豐碩,並被譽為「世博外的台灣館」。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作為台灣人,當然不能放棄使用自己的名字,「這裡就是可以說出名字的台灣館」。
由文化總會主辦的「TAIWAN PLUS 2025 台日新風」今天進入最後一天,週末兩天吸引逾7萬人次造訪。即使氣溫高達攝氏35度,大阪中之島公園現場依然人潮洶湧,熱度不減。
今年各攤位皆交出亮眼成績,台灣啤酒熱銷超過2000罐、五燈獎魯肉飯賣出近200公斤白飯、柯亞果醬帶來近80公斤的果醬銷售一空,台灣甜商店單日營業額則近80萬日圓。雞排攤位更是從開店起,排隊人數就不曾少於10人,愈夜人潮愈多,足見日本民眾對台灣美食的狂熱。
文總秘書長李厚慶表示,雖然這週遇到攝氏35度的高溫,但日本朋友愛台灣的心比太陽更炙熱,令他感受到台日友情的溫暖。
現場也確實來了不少台灣的好朋友,曾率領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橘色惡魔」到台灣引起旋風的京都橘學園顧問暨京都橘大學名譽教授梅本裕,特別從滋賀縣來參觀TAIWAN PLUS。他對李厚慶透露,打算10月中帶太太到台灣觀光一週。李厚慶允諾,到時候將以台灣美食款待。
現場販售融合台灣特色的文創商品,吸引許多愛台灣的日本民眾。很多人的裝扮都有台灣元素,像是配戴台灣宮廟出品的帽子、掛飾,還有人身穿寫著注音符號的T恤,充滿濃濃台灣味。
其中,「1982小時候」攤位帶來一系列名為「美食怪獸」的創作,品牌創辦人大D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靈感來自於外國人對台灣食物的「恐懼」與「怪獸」的意象結合,例如「豬血糕怪獸」就融合了香菜與花生粉元素。他指出,很多日本朋友看到這系列作品後都很感興趣,會說「啊!這個東西我去台灣的時候吃過」,因此產生共鳴,而買回去作為收藏、作為紀念。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下午親自前往TAIWAN PLUS市集參觀。這次TAIWAN PLUS與「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結合,連續兩個週末在大阪中之島掀起台灣旋風。
她表示,市集中許多商家很快就銷售一空,但最令人開心、也最關鍵的是,能有機會讓日本朋友從比較深入的文化面向,而且是從多種不同角度來認識台灣。不論是視覺藝術、科技、文化、電影、文學、日常生活,甚至是料理,都建構出一個相對完整的「台灣」形象。
她表示,這才是台灣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希望能用真實的樣貌與這個世界交流,讓大家認識真正的台灣。
這次大阪世博,台灣只能以企業名義「TECH WORLD館」參展,無法直接使用「台灣」之名。但TAIWAN PLUS與We TAIWAN活動場域,被視為世博外的台灣館,盡情使用「台灣」。
對此,王時思表示,「活動名稱就叫We TAIWAN,當然是台灣」。「正式外交有正式的規則,但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們當然不能放棄使用自己的名字。雖然在官方會場中,我們尊重規定使用其他名稱,但我們仍然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使用真正的名字,所以這裡也是台灣館,而且是可以說出台灣名字的台灣館」。(編輯:高照芬)1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