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9 11:55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9日電)氣象署今天邀日本氣象協會來台分享日本推動海洋與氣象整合應用的經驗;氣象署表示,將持續推出藍色公路航行預報、鄉鎮沿海天氣預報,協助民眾即時掌握變化,增加氣候韌性。
中央氣象署發布新聞稿表示,氣象署今天與社團法人台灣氣候服務聯盟、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以及日本氣象協會(Japan Weather Association, JWA)共同舉辦「第6屆台灣氣象產業論壇」,以「藍色經濟新契機:海氣象產業與產業創新」為主題,聚焦海氣象科技發展與跨域應用。
氣象署表示,這次論壇專題演講邀請到日本氣象協會副部長松浦邦明分享日本在推動海洋與氣象整合應用上的經驗;另以「樂活藍海」與「智藍航線」為主題,深入探討海洋觀光、氣候風險管理、航運物流與新興產業等領域的氣象應用趨勢。
氣象署長呂國臣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海洋在調節氣候與驅動天氣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掌握海洋觀測資料與提升預警能力,將成為強化氣候韌性與推動永續發展的關鍵。
呂國臣指出,氣象署透過高速運算電腦、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等技術,持續精進監測與預報技術,並持續推出藍色公路航行預報、鄉鎮沿海天氣預報等多項海氣象服務,協助航運業者、漁民、沿海居民及遊客即時掌握海氣象變化。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於致詞中指出,為回應全球氣候變遷及科技的發展趨勢,海委會正著手編修「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並關注人工智慧、無人載具與太空衛星應用等新興科技,設法進一步強化台灣在海洋監測、海事安全、智慧航運、海洋觀光、資源管理以及災害預警等關鍵領域的整體能力與戰略布局。
台灣氣候服務聯盟理事長陳泰然表示,論壇聚焦在海洋氣象監測技術的創新應用,並思考氣象資料於海洋產業中的整合價值,讓氣象資訊真正轉化為決策依據與產業資產。(編輯:張雅淨)11408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