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立陶宛政局重整 勞動部長可望成為第3位女總理

2025/8/19 15:24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19日專電)立陶宛前總理帕魯克斯因涉入商業利益衝突遭調查,於7月31日請辭總理及社會民主黨黨魁,總統瑙塞達日前提名現任社會安全與勞動部長魯吉尼涅接任總理。立陶宛國會預定21日召開臨時會,就提名表決。

若表決通過,現年44歲的魯吉尼涅(Inga Ruginiene)將成為立陶宛第19任總理,也是該國史上第3位女性總理。

魯吉尼涅長期投身工會運動,2012年起活躍於林業與木材產業工人工會,之後升任立陶宛工會聯盟主席,並曾擔任歐洲工會聯盟副主席。她於2020年以社會民主黨名單進入國會,後出任社會安全與勞動部長,並推動養老金制度與勞動法改革。民調顯示,她約有1/3的正面支持度。

去年國會大選後,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與「為了立陶宛」(Union of Democrats “For Lithuania”)和「尼穆納斯的黎明」(Nemunas Dawn)3黨共組聯盟。

但「尼穆納斯的黎明」政黨主席澤馬塔帝斯(Remigijus Žemaitaitis)因反猶太背景及其他言論爭議不斷,執政期間與「為了立陶宛」政黨主席思科威爾內里(Saulius Skvernelis)多次意見不合,思科威爾內里更直接表明拒絕再與「尼穆納斯的黎明」合作。

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下台後,社會民主黨啟動新一輪協商並考慮多種選項後,最終決定與「尼穆納斯的黎明」及「立陶宛農民與綠黨聯盟」(Lithuanian Farmers and Greens Union)組成執政聯盟,排除「為了立陶宛」。

瑙塞達(Gitanas Nauseda)針對執政聯盟組成並未表示偏好,僅強調新政府必須確保國會支持並維持施政穩定,更重要的是能在國防、經濟與社會正義等領域做出決策。

依照憲政程序,立陶宛國會須在總統提名一週內表決總理人選。若魯吉尼涅獲任命,她將有15天的時間籌組內閣並提出施政計畫,經國會批准後,新政府方能正式上任。(編輯:唐聲揚)11408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