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9 16:10(8/19 16:21 更新)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9日電)高雄醫學大學醫藥暨應用化學系副教授李偉鵬二度獲得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計畫;高醫大表示,李偉鵬專精於奈米醫學與微生物電化學領域,此次也展現研究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高醫大今天新聞稿表示,李偉鵬再次榮獲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計畫補助,這是李偉鵬繼第一期計畫後,第二度獲得此項殊榮,在台灣學術界,能夠連續或第二期續獲此計畫的學者並不多見。
校方說明,李偉鵬的研究亮點在於將化學知識應用於醫療與環保領域,開發出多項前瞻性技術。其中,他領導的團隊與日本專家合作,研發出「微脂體融合誘導膜交換技術」(LIME),能大量產生細胞外囊泡,並從產電細菌中提取具有高電化學活性的囊泡;成果已發表在多個國際期刊。
此外,李偉鵬還開發出水驅動的化學動力治療奈米藥物,用於加速傷口癒合,以及比色檢測技術,用於快速偵測代謝物和致病菌。他更與國內外學者合作,取得多項專利,包括美國臨時案,並推動臨床測試。
高醫大說明,李偉鵬在微生物發電領域也有獨特貢獻,這項技術就像讓細菌變成「小發電廠」:利用特殊的產電細菌(如希瓦氏菌),它們在「吃」有機廢料(如廢水或食物殘渣)時,會自然釋放電子,這些電子被捕捉後轉換成電能,就像電池一樣運作。未來發展潛力無限,可貢獻綠色能源革命,幫助台灣在永續發展上領先全球。
高醫大校長余明隆表示,李偉鵬的成就不僅提升學校的國際能見度,也激勵更多年輕學者投入創新研究。李偉鵬的研究將繼續推動醫療與環保的融合,為台灣學術界注入新活力。(編輯:李淑華)11408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