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1 16:54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21日電)立院民眾黨團提案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羈押原因,法務部今天表示反對,認為排除此羈押原因形同縱容犯罪者肆無忌憚串供證,斲傷偵查效能,在押禁見2154人續押增變數。
民眾黨團20日透過媒體群組表示,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檢方若要推翻原則進行羈押,應提出充分證據,這樣的原則早已為台灣最愛效法的德國、日本立法例所採用。
法務部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次長黃謀信表示,法務部反對刪除刑事訴訟法「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羈押原因的提案。
黃謀信說,如果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羈押原因,未來偵查犯罪無法即時保全證據,將斲傷犯罪偵查效能,而且被告可能脅迫、利誘證人或共犯,將使證人無法受到完善保護,這與剛修正通過妨害司法關說罪章的干擾作證罪立法方向,完全背道而馳。
黃謀信表示,刑事訴訟法針對有逃亡之虞的被告,如果不予羈押有相關替代措施,例如電子監控,但現行並無替代措施可以防止勾串,因此如果修法刪除,將嚴重影響打擊犯罪及向上溯源。
他說,例如國人深惡痛絕的詐欺案、虐童案,乃至影響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的共諜案件、營業秘密犯罪,這些犯罪都存在勾串共犯、證人的高度風險可能。
黃謀信提到,如果刪除勾串的羈押原因,未來將無法透過羈押來防止勾串,將使被告得以在第一時間脫身,迅速串供證,偵查機關難以有效鞏固事證、溯源斷根、追查幕後共犯。
黃謀信強調,羈押制度不可因個案而摧毀,修法若罔顧公共利益,將淪為犯罪者保護傘,現行羈押原因兼顧犯罪追訴及人權保障,並沒有修正必要。
黃謀信提出數據分析,民國111年至114年7月查獲電信詐欺集團數逐年成長,從111年的1709件上升到113年2729件,114年1至7月累積2025件;在聲請羈押獲准的勾串羈押原因人數分析占比為86.2%至91.3%,如果刪除勾串的羈押原因,未來如何查緝大量的電信詐欺案件。
另一方面,統計截至114年7月底全國羈押禁見總人數為2154人,其中詐欺及毒品案件共占72%,如果刪除勾串的羈押原因,這些在押被告恐怕不能繼續羈押,有很大變數。
會後記者提問,是否認為民眾黨是因個案而提修法。黃謀信表示,所有修法,法務部是以通盤性考量,不應就個案來進行修法,法務部不針對任何個案來做評論。
黃謀信說,法務部的立場已經很清楚表示反對,當然修法是立法院以程序進行,法務部會遵照立法院立法程序處理,並依法表示意見。(編輯:蕭博文)1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