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1 17:38(8/21 17:56 更新)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1日電)俗稱「大菜市」的台南市中西區西市場,始建於日治時期,是府城著名市場之一,經過20年修復重整,今天重新開幕,攤商進駐,也讓這座歷經百年歲月洗禮的市場華麗轉型。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下午主持西市場開幕典禮,引領市民重新認識西市場在台灣、台南的角色和意義,也見證百年庶民生活與城市發展,重現古蹟風華及重新定位市場角色。
黃偉哲表示,西市場以嶄新風貌重新亮相,這座市場蘊含豐富文化和歷史記憶,不只是台南重要門面象徵,也被譽為全台最具特色與美感市場之一。
黃偉哲說,西市場將提供傳統商品和服務,也承載過往美好時光回憶及未來生活想像憧憬,讓更多人感受溫暖氛圍與濃厚人情味,體驗百年風華和全新魅力。
市府指出,西市場依各區屬性規劃不同特色和業種攤位,古蹟本體共66攤文創、百貨、紡織類及20攤輕飲食類;南區店鋪(原魚漿製麵區)規劃23攤熟食、百貨攤。
被列為台南市定古蹟的西市場,座落於台南舊城區,緊臨淺草商圈及小吃美食打卡勝地的國華街,遊客眾多,周遭延伸各式商家店面,直接構築西門路、國華街、中正路一帶的繁華景象。
始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年間的西市場,涵蓋本館、原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外廓賣店共3棟建築,是當時南台灣最具規模的現代化市場。西市場原是木造建築,因風災倒塌,日治大正年間重建,成為台灣最早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公有建築之一。
西市場同時是當時台南市區娛樂與民生用品供應中心,香蕉倉庫原來是「魚賣場」,台灣漁業株式會社遷至台南運河旁後,改由台南青果同業組合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度由農會系統接管使用,再逐漸演變成府城人口中的「大菜市」。
市府2002年開始推動「西門市場改造及香蕉倉庫古蹟再生計畫」,2003年指定為市定古蹟,歷經20年完成古蹟修復、周邊整頓與景觀改造。西市場本體工程是台南市大規模修復混凝土構造古蹟首例,具指標性意義,新建設攤位空間文青優雅,讓人印象深刻。(編輯:謝雅竹)11408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