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南海生態遭破壞 菲參議院採納決議將向中國索賠

2025/8/21 20:01(8/21 20:31 更新)



菲律賓海巡艇海岸防衛隊人員去年3月23日與中國海警船在南海對峙。(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1日專電)菲律賓參議院今天採納參議員洪迪薇提出的決議案,要求行政部門透過外交及法律壓力,要求中國政府為在南海菲索海域造成的環境破壞,賠償約新台幣2116億元金額。

洪迪薇(Risa Hontiveros)今天傍晚在臉書公開了她提出的參議院第85號決議案,並寫道「中國,賠錢。」

決議案指出,中國在「西菲律賓海」的「非法活動」每年估計造成330億披索(約新台幣176億元),自菲律賓於2013年針對中國提出國際仲裁以來,累計約達3960 億披索。

洪迪薇在決議案中說明,環境破壞金額是依據國際學術期刊「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於2012年所作的研究來估算,每公頃珊瑚礁的年度基準價值為 35萬3429美元。

決議案也提到,2024年至少有251艘中國船艦進入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創下歷史新高,包括有28艘中國海警船、16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艦、204艘海上民兵船和3艘中國科研船。

洪迪薇引述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國際仲裁結果,指控中國民兵船活動、中國漁民以破壞珊瑚礁生態方式捕撈瀕危物種,以及中國政府在南海填海造島工程,為傷害珊瑚礁生態的罪魁禍首。

她說,中國以賠償形式提供的資金,可以用來恢復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

菲律賓政府7月才剛指控,1艘中國民兵船在鐵線礁一帶擱淺,在使用「降落傘錨」(parachute anchor)時,破壞了大片珊瑚礁,損失上看1100萬披索。

決議案也提到,中國於8月11日動用驅逐艦追逐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船艦,雖然最後是與中國自家海警船相撞,但以軍艦來對付菲國民用性質船艦,已是升高緊張的行為。

觀察人士稱,雖然參議院決議案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展現國會對南海議題的強硬立場。

洪迪薇曾於2023年5月訪台,會見時任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以及外交部長吳釗燮。她當時表達對台灣民主的支持,她認為民主將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也將帶來國際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編輯:高照芬)11408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