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器官移植病童看棒球 台大醫院盼激勵生命鬥志

2025/8/22 21:22(8/22 21:36 更新)



器官移植是與死神搶命手段,但手術完成後的恢復過程也很漫長,台大醫院22日晚間特別邀請器官移植病童到台北大巨蛋看棒球賽,院長余忠仁(圖)表示,盼能鼓勵孩子朝永久健康繼續努力。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8月22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2日電)台北大巨蛋今晚來了一群特別的小球迷,手舞足蹈應援相當可愛,令人難以想像他們都是接受器官移植的病童。台大醫院長余忠仁說,就像棒球爭取勝利,盼孩子朝永久健康努力。

器官移植是與死神搶命手段,但等待捐贈是漫長路,尤其台灣20歲以下兒童器官捐贈風氣不如成人,台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晚間在球賽前接受媒體聯訪指出,根據統計,每年僅約5名兒童捐贈器官,多數器官捐贈是由成人捐贈。

陳益祥說,盼透過這次活動,提升國內器官捐贈風氣,台灣人口總數少,加上東方人捐贈風氣本就不如西方,盼更多家長同意,讓孩子捐贈器官,讓需要的人有器官可用,把愛流傳下去。

隨著台灣運動風氣提升,陳益祥也期許,未來公益活動能多與體育界合作,「若李洋出任運動部長,希望由院長出面邀請他響應相關活動」。

談到台大醫院迄今完成的18歲以下器官移植成果,陳益祥細數,心臟移植共77人,其中先天性心臟病29人,最小年齡是5個月進行移植,存活最久個案是在9歲時接受心臟移植,到現在已超過30年。

肺臟移植共7名,最小年齡是5歲進行移植,存活最久的是12歲接受移植,到現在已經6年。肝臟移植共120人(含活體),最小年齡是3個月進行移植,至今存活最久是在1歲10個月接受大愛捐贈,到現在超過27年。

此外,腎臟移植共89人,最小年齡是1歲10個月進行活體移植,接受大愛捐贈的最小年齡受贈者是5歲,存活最久的是在9歲接受親屬捐贈的腎臟移植,目前超過25年。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余忠仁說,接受過移植的病人,必須長時間服用抗排斥藥物,恢復過程很長,對大人而言已很辛苦,對小孩來說更不容易,且適合成人的器官未必適合孩童,肝、肺、腎可由父母移植一部分,心臟則必須全靠捐贈者提供。

余忠仁表示,即使完成移植,隨孩童成長,有時會需要再次移植,因此對於兒童移植病人來說,終身都需要努力適應新器官,並與疾病對抗,棒球是台灣的國球,「台灣尚勇」已成時下流行口號,移植病人生命歷程就像棒球賽事,過程中要努力對抗,且一定要爭取勝利,盼帶著孩子觀賽,能激發生命意志力。(編輯:管中維)11408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