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24日專電)加拿大國會秋季議期將登場,39歲台裔國會議員張瑋麟說,因應美國貿易威脅、拓展更多海外市場將成執政自由黨政府的優先事項,而台灣是加拿大經貿市場的一塊重要拼圖,他也將積極為台加關係進一步牽線,開啟更多合作可能性。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近期訪問歐洲,進一步強化與歐洲的關係。隸屬於執政自由黨議員的張瑋麟表示,卡尼自3月就任總理以來已第4次訪問歐洲,因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下的加美關係出現巨大轉變,加拿大除了努力與美國商談關稅協議外,也積極拓展更多海外市場。
他說:「歐洲和亞洲都具有龐大的經貿潛力,雖然大家都明白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道理,但過去加拿大積極性不夠,習慣性依賴美國,如今是徹底改變了。」
身為台裔國會議員,張瑋麟讚揚台灣的科技和貿易實力都是亞太市場的重中之重,是加拿大拓展全球貿易的重要拼圖之一,他將努力為台加雙邊關係添柴加薪,「我熟悉兩邊的語言文化,無論是在宗教、文化、教育、經貿、科技等多方面的務實交流合作上,我都樂意為雙方搭橋牽線」。
張瑋麟是加拿大卑詩省本拿比中選區(Burnaby Central)選出的眾議員。本拿比市(City of Burnaby)是卑詩省科技重鎮之一,重點發展產業包括資通訊科技、生技醫藥、電影數位娛樂與新媒體、再生能源與潔淨科技等。
張瑋麟說,加拿大的電訊大廠研科(TELUS)、電動汽車電池大廠巴拉德動力(Ballard Power)等知名公司皆座落本拿比市,還有著名學府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和卑詩省理工學院(BCIT)。
他舉例稱最近訪問了BCIT,發現該學院有不少獨特的研發成果,例如汽車電力、AI機器人、組合屋等領域都有突破性的技術,非常適合和台灣建立合作模式共創商機,「加拿大有豐富的清潔能源技術和關鍵的礦產資源,可以成為台灣優質夥伴」。
在宜蘭出生的張瑋麟,小學6年級跟著家人移民加拿大,在加拿大完成高中學業後,陸續取得澳洲墨爾本大學法律學士及英國牛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擁有加拿大、澳洲律師資格,精通國際商務法。
儘管年少時就離開台灣,但長年來他依然和台灣的親友保持密切關係。張瑋麟說:「台灣永遠是我的根源,很榮幸能沉浸在台灣和加拿大的人文教育氛圍中長大,因為這2個地方都非常重視自由、包容和平權。我從擔任律師到如今成為議員,都是想為社會平權、進步和諧多盡一些心力。」
張瑋麟首度投入政壇選舉就一舉得勝,許多僑胞都感到驚喜又驕傲。徐光誠和林嘉恬夫婦從單純的選民變成張瑋麟的粉絲義工,林嘉恬說:「我是他學姊,又住同一個選區,一開始就想幫幫他,競選過程中發現他真的好認真,日日敲門拜票,直到現在,他只要從渥太華回到本拿比,依然保持主動敲門、問候民眾的習慣。」
林嘉恬也說:「大家都知道台灣國際情勢比較辛苦,所以有一個台裔國會議員,覺得非常驕傲。」
眾議員的責任重大,不僅要在渥太華和本拿比2個城市不斷奔波、服務選民,還要苦讀法案、熟悉議會運作。9月將重開議會,張瑋麟整天行程滿檔,「白天與選民互動,晚上鑽研法條和議事規則,還要抽空學法語」。
加拿大是英法雙語國家,雖然無規定議員必須要精通雙語,但從小就是「學霸」的張瑋麟,希望能掌握多語言技巧,讓選民服務更精緻。
日前張瑋麟舉辦了一場夏日燒烤、與民眾交流的活動,吸引許多年輕人參與支持。很多台裔二代都說,張瑋麟是他們的榜樣,激勵他們投入社區服務,盼未來也能成為台加關係的重要支柱。(編輯:張芷瑄)1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