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卓榮泰:台美關稅談判3個爭取 達協議後送立院審議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5日電)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說,台美關稅談判還有3個爭取,包括更有利的稅率、232條款能有合理的協商過程與結果、爭取不疊加;達成協議後一定依條約締結法,把內容送交國會審議,請立法院支持談判內容。

立法院會今天邀請卓榮泰提出「台美關稅談判之進程、方針、原則及台灣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卓榮泰報告時指出,美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新稅率8月7日已經上路,台美從4月起經過各種磋商、談判,將原有的既有稅率加上32%的對等關稅,目前調整為既有稅率再加20%暫時性對等稅率,這種算法也是目前多數國家共通使用原則。

卓榮泰說,未來還有3個爭取,第一,爭取更合理、對台灣有利的稅率;第2,爭取232條款能有合理的協商過程與結果;第三,爭取以不疊加方式,來完成談判結果。

卓榮泰表示,在232國安關稅中,目前排除若干品項適用,比如鋼鐵、汽車零組件、藥品、半導體等,台美雙方會持續談判,也不排除新增其他品項。

卓榮泰說,7月30日知道關稅稅率從32%降到20%時,委託智庫就4月所做衝擊評估再加以核算,得出結果是出口、產值、GDP、就業影響,「衝擊已經可以減緩約略5成」,但絲毫不敢大意,會針對各產業全面性了解、通盤性檢討,提出有力支持。

卓榮泰表示,影響較大的產業,工業例如手工具、工具機、水五金、重電、塑膠製品等;農業包括蝴蝶蘭、毛豆、鬼頭刀等,已與個別產業進行了解需求,會以移緩濟急、韌性特別預算給予支持。

卓榮泰說,勞動部4月起密集訪視工商團體,掌握實際影響情形,據統計,跟去年同期相比,因應景氣影響的「減班休息」,截至8月中有191家、3934人;其中是受關稅影響的,有73家、2388人,政府會針對安定就業通盤考量。

卓榮泰指出,行政院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韌性特別條例」後並編列特別預算,還未經立法院審議,8月14日再提出韌性條例修正草案,希望盡快合作完成程序,後續還預留新台幣200億元的預算額度,有需要會再啟用。

卓榮泰說,感謝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隊、政務委員楊珍妮與各部會歷經4次實體談判及數次視訊會議,雖然還沒達到最後協議,但技術性磋商如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已大致完成,還沒完成的是最後達成協議的總結會議。

卓榮泰表示,這部分速度慢下來,是因為台灣是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國,2024年逆差達739億美元,有9成來自半導體、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會隨談判中的232條款進行若干調查,這都有影響,目前還在積極會商,會以達到對國家最有利益方式談判。

卓榮泰說,無論商業談判、朝野協商、國際談判,商業談判要有高明技巧,朝野協商要有取有捨,國際談判更要堅持國家立場、利益,因此國際談判是難上加難。談判達成協議後,一定依條約締結法,把內容送交國會審議,國會保留是不可避免的法定程序,請立法院支持談判內容。

卓榮泰表示,未來完成協商後,會送請立法院進行審議、同意,此時拜託立法院能依國際談判慣例難度,給予談判代表信心,了解政府對產業支持提出的政策與協助,加強各項支持、提升國際競爭力,讓台灣成為高科技關鍵技術領先國家。(編輯:蘇志宗)1140825

Related Posts

1 of 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