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阿根廷地鐵化身閱讀魔法列車 乘客攜書共讀擠滿車廂

2025/8/25 16:02(8/25 16:21 更新)



阿根廷民眾參與24日地鐵讀者車廂活動,座位與走道全被讀者佔滿,人手一本書,書頁翻動聲成為地鐵當日特別的行進音。中央社記者黃韻如布宜諾斯艾利斯攝 114年8月25日

(中央社記者黃韻如布宜諾斯艾利斯25日專電)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鐵D線,23日出現不同尋常的景象:近400名乘客放下手機,改拿紙本書,靜靜閱讀。這場「讀者車廂」活動將百年地鐵化身為行動圖書館列車,也紀念阿根廷每年8月24日的「讀者節」。

參與者在月台上高舉書本,如同手握通行證等待列車駛入地鐵車站。進入車廂後,每人從包包中拿出書籍,車廂內充滿安靜閱讀的氛圍。其它站上車的旅客被感染,好奇加入行列;部分乘客在終點站交換書籍,陌生人也因此互相認識。

2012年,阿根廷將8月24日定為「讀者節」,紀念文學巨擘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誕辰。波赫士不僅是阿根廷20世紀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對阿根廷公共圖書館與閱讀文化影響深遠,因此設立讀者節不只是紀念個人,更是鼓勵民眾重視閱讀、推廣書籍與文化交流。

此次活動吸引來自阿根廷各地及委內瑞拉、巴西等國的民眾。尾聲安排朗讀波赫士代表作「阿萊夫」(El Aleph),波赫士前秘書迪加度(Josefina Delgado)也出席活動。

經營社群平台「為什麼要閱讀」、也是阿根廷知名閱讀KOL(關鍵意見領袖)的波納(Cecilia Bona)向中央社表示,「為什麼要閱讀」最初只是個討論閱讀與書籍的交流平台,後來逐漸演變為讀者之間的互動空間,書籍成為讓人們聚在一起、彼此靠近的方法。

波納回憶,首次舉辦「讀者車廂」是在2020年,當時約有100名參與者攜書閱讀;如今活動已擴大到近400人,整列地鐵都被填滿,大家一同靜心閱讀約25分鐘。她指出,這也證明閱讀不僅是個人行為,也能成為一種共讀活動。

和波納一起推廣閱讀的哥哥胡安(Juan)表示,他們家共有6兄弟姊妹,從小姊姊會從圖書館借書回家給大家看,啟發了他們對文字和書籍的興趣。身為家中最小的波納,更是發揮她對書籍的熱愛,在疫情前從個人社群推廣,到如今7年後成長為小型團隊,將活動影響力擴及阿根廷各省,甚至其他拉丁美洲西語國家。

波納進一步指出,無論是在阿根廷各省,還是在其他國家舉辦活動,書籍都是讓陌生人建立共同話題、拉近距離的橋梁。她表示,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關鍵就是打開書、開始閱讀。而她現在每天全力投入,促成這種「人與書之間的相遇」。

就讀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UBA)醫學系的學生柯斯坦沙(Constanza)表示,她非常喜歡這麼多人在地鐵中一起閱讀和交換書籍,是一次新鮮、有趣的經驗,也有一種被陪伴的溫暖感覺。(編輯:唐佩君)11408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