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印度帕隆25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印度政府的分析報告及4名知情人士,印度擔憂中國在西藏規劃的雅魯藏布江大型水壩將使印度旱季時水量減少高達85%,促使印度當局加快自建水壩計畫,以減輕影響。
路透社報導,中國去年12月宣布,將在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前,於邊境地區興建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水壩。新德里當局擔心,此舉將使聲稱擁有部分印度阿魯納查邦(Arunachal Pradesh)主權的中國將河道控制權「武器化」。
今年7月,中國雅魯藏布江大壩動工,這項耗資170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元)計畫一旦完工,每年發電量將足以供應全英國用電需求。
源於昂色冰川(Angsi Glacier)的雅魯藏布江,在印度名為席安河(Siang River)與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
昂色冰川為下游中國、印度、孟加拉境內逾1億人供水。印度政府自2000年初以來一直在考慮水利工程計畫,以控制來自昂色冰川的水源。但緊鄰中國邊境的阿魯納查邦居民擔心興建水壩將淹沒村莊並摧毀原有生活,因此以強烈且時而暴力的手段阻礙計畫。
今年5月,印度最大水力發電公司在武裝警力保護下,將勘查設備運至「上席安多功能蓄水壩」(Upper Siang Multipurpose Storage Dam)預定地,此水壩若興建完成,將成為印度最大水壩。
2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高層官員今年持續就加快水壩建設展開會議,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辦公室7月安排了其中1場會議。
印度政府在1份未標註日期的分析報告中,詳述對雅魯藏布江大壩的擔憂。路透社向4名知情人士求證這份報告的細節,並率先予以披露。
北京當局未對外發布雅魯藏布江大壩計畫細節。印度政府的分析報告引用的是印度中央水資源委員會(Central Water Commission)等政府相關機構過往的研究,並說明雅魯藏布江大壩的預期規模。
根據消息來源及這份分析報告,新德里當局預估,大壩將使北京當局得以調水多達400億立方公尺。缺水所帶來的影響在非雨季月份會特別顯著,在這些月份,印度大片地區溫度逐漸升高,土地愈趨乾涸。
上席安水壩計畫預計儲水量為140億立方公尺,讓印度在旱季時能夠放水緩解旱象。根據消息來源及這份分析報告,依賴耗水產業及農業的區域重鎮古瓦哈蒂(Guwahati)將因此受惠,未建壩時古瓦哈蒂旱季水量約減少25%,建壩後預期僅減少11%。
消息來源亦指出,該工程能減緩北京當局洩洪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若上席安水壩的儲水量低於壩高的50%,將能完全吸收中國水利設施釋出的多餘水量。2名知情人士表示,印度考慮讓水壩隨時保留30%容水空間,以應對預期外的暴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針對雅魯藏布江大壩建設計畫回應路透社,表示此工程經過嚴密的安全性及環保科學研究,不會對下游國家造成負面的水資源、生態及地質影響。他也補充,中國始終對跨國河流的開發和利用保持負責態度,並與印度及孟加拉等下游國家保持長期的溝通與合作。
莫迪辦公室與水利、外交等印度部會未回應路透社的提問。國營的印度國家水力發電公司(NHPC)也未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實習編譯:張家語/核稿:楊昭彥)1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