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8 20:26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28日電)國合會在友邦力推智慧醫療,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學者今天於論壇提醒,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在醫療的運用已造成隱私疑慮,在智慧醫療時代,必須確保病患隱私的保護,遵循事先取得當事人許可等道德原則。
國合會下午舉辦「2025 年第二屆國際開發援助現場論壇」,由國合會副秘書長謝佩芬主持,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生醫創新法律高等研究中心(CeBIL)副教授克瑞里斯(Marcelo Corrales Compagnucci) 以「建構具倫理與可信賴之人工智慧:邁向智慧醫療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說。
克瑞里斯表示,各國公共衛生機構運用人工智慧(AI)以及裝置以提升醫療服務,但以上舉措以及月經追蹤app等軟體的使用已經造成使用者或病患的隱私疑慮。
克瑞里斯以英國2015年的個案為例表示,當時Google旗下的DeepMind經由英國Royal Free國家健康服務基金信託,獲得160萬筆病歷資料,引起大眾擔憂私人健康數據被科技公司所濫用。
克瑞里斯強調,問題在於當事人許可(consent)以及數據的使用方式,許多數據被使用前並未獲得許可,「其中的教訓是AI在醫療的運用必須建立在透明度以及對自主性的尊重」。
克瑞里斯進一步指出,病歷資料為AI運用前,當事人應有權先收到通知,而系統必須確保適法基礎,包括許可等其他舉措,不應將病歷資料在數據庫被再次利用視為理所當然。
克瑞里斯最後引用歐盟議會發布的「可信賴人工智慧倫理準則」,要求人工智慧運用的出發點以及監督、技術穩健性和安全性、穩私性和數據治理、透明度和問責等法律和倫理原則。
謝佩芬則於開幕致詞表示,智慧醫療是外交部長林佳龍推動的「榮邦計畫」下八大旗艦計畫重要一環,希望能從傳統援助升級成共創共構,而國合會也在巴拉圭、索馬利蘭建立醫療資訊管理系統(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期盼結合公私部門拓展智慧醫療的國際合作空間。(編輯:蘇龍麒)11408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