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謝志偉轉戰歐盟 德國政界為友餞行承諾持續挺台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8日專電)駐德代表謝志偉卸下9年任期轉任駐歐盟代表,前德國國會副議長索姆斯等多名德國政界重要代表與友台人士出席餞別會,表達對這位「台灣好友」離開德國的不捨,也盼即將轉戰歐盟的謝志偉,能帶著德國經驗,點燃與深化台歐友誼。

駐德代表謝志偉28日正式卸下駐德任期,他在駐德代表處文化廳的餞別會上表示,9年前他隻身一人飛到德國就任,9年後有了不少朋友相伴,感謝德國政界與民間好友一路支持。

8月28日也是德國文豪歌德的生日,謝志偉引據「浮士德」與德語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秋日」等文學作品,表達任期間秉持不讓台灣與追求民主之人「無人相伴」的理念。

德國外交部亞太助理次長哈特曼(Frank Hartmann)、前德國國會副議長索姆斯(Hermann Otto Solms)及多位現任跨黨派議員也接續致詞,感念與謝志偉之間多年合作情誼,也保證對台灣的支持,不會隨著謝志偉卸任而終結。

哈特曼致詞時首先表示,謝志偉幽默和富文學性的演講總是令人印象深刻,在有時顯得枯燥嚴肅的柏林政治圈裡,也能打開許多人的心扉,讓德國對台灣產生共鳴。

哈特曼回顧,9年前德國與台灣的交流與今日有天壤之別,今天即使是只從德中關係看台灣的人都能意識到,不管在政治還是經濟上,「台灣都是德國在亞洲極為重要的夥伴。」

8月中隨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出訪日本與印尼的哈特曼說,德方在訪問行程中即不斷強調,台海現狀絕不能以武力改變。聯合國憲章中「禁止使用武力」原則同樣適用於台灣。

哈特曼透露,這樣的論述讓「另一邊的朋友」不太高興,但這正是當前德國的核心信念,「一但台灣有事,歐洲與德國的利益都將深受衝擊。」

德國執政黨國會議員、友台小組主席威爾許(Klaus-Peter Willsch)細數多年來與謝志偉並肩推動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以及和德國官方對「一中政策」解讀搏鬥的日子。

威爾許透露,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當下,他第一時間致電謝志偉,詢問台灣的看法。謝志偉告訴他:「西方必須堅定反制蒲亭,否則習近平會受到鼓舞。」這句話直到今日都放在他心中。

同黨議員、歐洲安全政策專家基塞維特(Roderich Kiesewetter)則指出,台灣在面對威脅時展現的堅定,是歐洲的重要榜樣。

他回憶謝志偉曾幽默拆解德語「großartig」(偉大,字面由「大」與「乖順」組成)來形容中台關係,並強調,德國不能接受「強權即公理」,必須像台灣一樣不畏大國威脅,守護屬於自己的鑽石與燈塔,讓自由火焰在心中閃耀。

送別會上約莫10位德方代表致詞,不少事先未安排發言的德國議員與友台政界人士,也被現場溫馨與不捨氣氛感染,即興拿起麥克風,透露自己與台灣緣分,也給予謝志偉大大的德式擁抱,表示謝志偉是「德國真正的朋友」。

面對朋友真摯的道別,謝志偉不禁轉身拭淚。他在致詞最後引述美國詩人佛羅斯特(Robert Frost)的一句話:「若不是眼中有淚,靈魂怎會有彩虹?」表達自己駐德任期有限,但台灣與德國之間的情誼無限。

總統府今天發布命令,特任謝志偉為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不少提前得知消息的與會者也祝福謝志偉,能將德國經驗與兩國情誼,延續到距離柏林約700公里的布魯塞爾,點燃與持續深化台歐友誼。(編輯:陳慧萍)1140829

Related Posts

1 of 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