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肩扛百年技藝與人情溫暖 98歲掃帚阿公巡市叫賣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3日電)「掃帚老張」靠著有力雙手,綁出耐用的傳統掃帚,隨機出現在全台兜售;經常說要退休,但98歲的他,仍扛著掃帚四處叫賣。他肩上扛著的是人情的溫暖和台東特有百年文化。

過去,「掃帚老張」總是隨機出現在台東縣各鄉鎮,年輕時甚至跑遍全台灣;近年,台東縣民眾會在社群網站追蹤「掃帚老張」,互相告知他出現在哪裡賣掃帚。這幾天他都待在台東市區,鮮少下鄉和到外縣市。

「掃帚老張」的掃帚是用山豬耳草(粽葉蘆)和藤條皮綁成,雙掌、雙手腕必須很有力,才有辦法拉緊。他說,手掌力道要夠,才能拉緊,如果綁不緊,掃一下就鬆了,以後人家就不買了,「我的掃帚可以用5年,信用好,很多人都跑到家裡買,有的買上百隻」。

「掃帚老張」本名張水,綁掃帚的手法是他30歲時自創,已經綁了60幾年,磨練出驚人的手腕力。他常自豪地說:「比握手力全台灣沒人能抵擋過我」。他說,有些年輕人看他瘦巴巴,不相信,找他握手,結果剛握到手還沒用力,對方就痛得求饒。

張水肩扛大掃帚,手掛著小掃帚。大掃帚除了一般民眾買來掃地外,它還是台東百年炮炸肉身寒單爺的「天地掃」。肉身寒單爺打赤膊,搖擺榕樹扇,接受鞭炮轟炸,相當威風,抬轎人手中會揮舞掃帚。

陳姓資深肉身寒單爺說,這支掃帚在「天」和「地」之間揮動,幫忙抵擋鞭炮,所以叫做「天地掃」;通常選擇「掃帚老張」的掃帚,因受炮轟與寒單爺加持後,信徒認為有驅魔避邪功效,爭相購買。

小掃帚又稱作「吉祥小掃帚」,除了可清掃神明桌外,在台灣傳統宗教民俗與原住民文化信仰中,也常被倒掛於居家空間,作為趨吉避凶、避邪祈福之用。

成功鎮文史工作者鄭國正說,從有記憶開始,在成功小鎮的街道路上,總會「不期而遇」與賣掃帚的老張碰個頭,「氣色紅潤、沒有老態龍鍾,腰桿跟他賣的掃帚一樣挺直」。

他說,「掃帚老張」每次總希望民眾一次能買雙數,討個吉利,祝福所有好朋友「雙雙對對萬年富貴」。相逢自是有緣,無論「買」或「賣」不只是單純的交易,而是人情的溫暖,無價的回憶。

鄭國正說,每次望著「掃帚老張」走遠的身影,衷心祝福「老張」健康快樂,希望下一次在「成功的路上」能很快再碰面。

「掃帚老張」的2個兒子和孫女傳承他的事業,在原有的「1大1小」掃帚外,又開創了一些文創小物,分別在台中、台東開業,讓「掃帚不只是掃帚」。

「掃帚老張」幾年前逢人就說「賣完了,就不賣了」,但現在還是經常在市區看到他扛掃帚叫賣的身影。李姓婦女說:「老張很可愛,每次都說他賣完就不賣了,所以我一次都買5、6支,這樣被騙了好多年,可是很願意被騙,很慶幸他身體健朗,所以我們才買得到好用的掃帚」。

有民眾在臉書說:「全台灣找不到這麼好的掃帚」、「試掃之後真的給力,立刻又買了一把給家人」、「這種掃帚我家有買,撐了三代」、「這個掃帚超級好評,超級耐用」。

今年98歲的「掃帚老張」,肩上扛的是人情溫暖和台東的百年炮炸寒單爺文化,以及即將失傳的技藝。(編輯:黃世雅)1140903

Related Posts

1 of 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