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6 14:24(9/6 14:54 更新)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6日電)颱風丹娜絲日前重創中南部,造成全台共13.5萬片光電板受損,其中1.7萬片堆置嘉義縣滯洪池岸,昨天改善期結束。環境部今天表示,經與環保局前往查看,確認已全數清除。
丹娜絲風災造成全台共計33案場約13萬5000片光電板受損,環境部日前表示,經過分類整理後,目前已近5萬片送交處理機構完成去化,近6.8萬片陸續收集暫置合法場地,88%光電板都已妥為安置及清除處理。
不過,元昱公司設置的1.7萬片仍堆置在嘉義縣新庄滯洪池岸邊,因清除進度緩慢,陸續遭開罰新台幣900萬元;元昱後續於8月22日送交清除計畫書,並於8月28日經嘉義縣環保局審核通過,允許展延至9月5日前完成清運。
元昱公司的改善期至昨天為止,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南區環境管理中心主任顏振河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指出,經與地方環保局前往查看,1.7萬片光電板已經全數清除完畢,分別移到合法堆置場或合法去化處理廠。
根據環境部資料,太陽能板主要由玻璃、鋁框、矽晶片、EVA封膜和塑膠背板等組成,國內廠商技術已可在處理過程中,將這些材料高效分離取出。
其中,玻璃壓碎後進行分選,取得乾淨玻璃,並將玻璃交由再利用機構再製;乾淨矽晶碎片送往處理廠進行金屬提煉;乾淨背板則可回到塑膠回收,或有再利用產品為製造成陶瓷原料、陶瓷土粉,並銷售至磁磚廠製成磁磚;也可從模組中提煉9成以上的有價值材料,非以焚化掩埋處理。
環境部表示,台灣廢太陽能回收處理已積極推動高值化資源循環,具資源化的處理機構計4家,依許可處理量能達每月2915公噸,同時未來也有其他具資源化技術處理業者陸續投入。(編輯:吳素柔)11409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