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當災難能預言 洪子烜「96分鐘」好萊塢技術革新片場

2025/9/10 15:45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眾人通力合作,除了鎂光燈前表演者的努力,幕後人員的付出更是功不可沒,也應該得到肯定,中央社推出「幕後英雄」專欄,每週三固定推出這些英雄的故事。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10日電)當災難也能「預言」,高鐵拆炸彈、群眾跳車、信義區大樓爆破都能排演。「96分鐘」導演洪子烜引進好萊塢Previs系統,把可能遇到的拍攝問題都先解決,開創拍片新可能。

「96分鐘」是「狂徒」導演洪子烜的新作,也是台灣影史首部高鐵災難動作片。洪子烜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花了10年籌備劇本,此次首度引進好萊塢已大量使用的Previs(Previsualization、特效預演拍攝)與虛幻引擎系統,從劇本籌備期,就先讓動作演員預演高鐵上的打鬥戲、群眾逃難戲,在拍攝災難發生前就先解決問題。

洪子烜分享,劇組此次從日本進口零件,蓋出一節高鐵車廂,事前用Previs模擬時,找來動作設計、美術、攝影、特效團隊一起討論;例如一場列車長室的戲,事前預演發現攝影機擺不下,但鏡頭上的空間感已經大到觀眾會出戲,最後就請團隊設計可拆卸的牆壁或窗戶,大幅減少現場試錯時間。

片中演員林柏宏、蔡凡熙、李李仁有激烈打鬥戲,但高鐵走道本就狹窄,更何況還要塞進群眾演員、工作人員;洪子烜表示,Previs也發揮效果,先為場地量身打造動作,美術團隊調整車廂大小、還有可拆卸的零件,「很多細節沒處理好就無法讓演員安心,他們才能把這些變反射性動作,知道下一秒要幹嘛,做到這個程度才可以拍,不然大家在擔心跟害怕時,是拍不了東西的。」

「96分鐘」大量使用特效,監製鄒介中坦言,信義區封街拍攝是真,但爆炸燃燒的大樓其實是假。劇組邀來曾參與「復仇者聯盟3」、「水行俠」等片的温兆銘擔任特效總監,達到實景與虛擬融合的成果。

洪子烜指出,特效並非做到最真實就是完美,「還有畫風要考慮,如何讓特效鏡頭跟寫實鏡頭完全契合,甚至有加分效果,這件事滿重要的!」

洪子烜舉例,溫兆銘擅長動態爆破、激烈碰撞的特效鏡頭,片中就有大量運用,「有時候特效多一分就會太浮誇、太有『漫畫感』,少一分又稍嫌不夠,這東西就很考驗特效總監的美學。」

雖然拍攝列車動作片的國家不少,但洪子烜認為,「96分鐘」更像是台灣跨出第一步,若未來討論到同類型的片種,讓國際知道台灣也有這類型的作品。(編輯:吳素柔)11409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