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1 17:45(9/11 17:51 更新)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高華謙台北11日電)新版財劃法分配方式爭議未歇,行政院長卓榮泰預計13日邀集地方政府討論分配與事權等議題。財政部長莊翠雲今天表示,財劃法削弱中央調劑財政盈虛能力、擴大城鄉差距,水平公式瑕疵也導致統籌分配稅款有無法分配的餘額,期盼能獲得通盤檢討修正的機會。
中央挹注地方財源主要有3大類型,包含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統籌分配稅款部分,財政部日前依新版財劃法公式計算,明年度中央分配予地方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達新台幣8840.9億元,較今年度分配數4675.9億元增加4165.1億元,增加幅度將近9成,占中央歲入比率達31%。但依據財劃法計算,仍有345億元餘額無法分配給地方,且地方政府紛紛質疑分配有誤。
行政院長卓榮泰預計13日分兩批與地方政府共商財劃法議題,期盼解決財劃法修法錯誤。根據行政院規劃,13日座談預計於行政院舉辦,用生活圈區分2梯次,上午10時為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高雄市、屏東縣,以及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下午2時為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
出席人員部分,行政院三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張惇涵,以及財主官員都會到場。至於地方政府代表是否都會出席,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天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張惇涵昨天已陸續聯繫地方首長,後續政院將持續掌握地方政府回覆情況,會中預計共同討論財劃法爭議、事權分配、公式錯誤以及城鄉差距被拉大等問題。
李慧芝說明,台北市統籌分配稅款會比今年增加400億元,連江縣增加0元,城鄉差距被拉大,同時中央資源也被大幅釋出,在有限資源要幫助城鄉被拉大的縣市,必須討論事權如何回歸地方,也盼縣市首長能排除萬難,盡量與會。
莊翠雲在記者會指出,財劃法修正涉及財政資源重分配,理論上除考量地方需求外,也要維持中央財政韌性,才能因應國內外政經情勢變化,同時也要視各地方縣市發展、人口結構、社會內部情況差異等,才能符合調劑財政盈虛、均衡區域發展的精神。
莊翠雲解釋,但是新版財劃法有3個問題,一是垂直分配問題,此次修法調整各級政府之間的稅收劃分,讓地方獲配的統籌分配稅款大增,同時也增訂中央對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不能減少,等於消減中央可以運用的財源、直接性改變中央與地方的財政結構,卻未併同檢討中央跟地方事權的劃分,衝擊中央調劑財政盈虛能力。
莊翠雲提到,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指標也有問題,像是人口指標權重45%,營利事業營業額30%,兩者合計達75%,但人口多、還有營利事業集中的縣市,本身就屬於都會型工商業發達集中區域、稅源豐沛,指標計算偏離調劑財政盈虛,均衡區域發展的精神,等同讓有財政優勢的縣市分配金額更高,進一步擴大城鄉差距。
莊翠雲指出,加上水平分配公式瑕疵,導致有餘額無法分配,也影響各縣市獲配金額,而原先財政部可以會同主計總處訂定相關分配辦法,此次修法卻刪除授權依據,也讓財政部無法進行分配辦法訂定。
莊翠雲表示,財政部會持續與地方政府討論財劃法分配公式,盼尋求最大共識,制定完善分配機制,而目前統籌分配稅款中無法分配的345億元,中央不會移用,後續會透過修法解決,也希望財劃法能有通盤檢討修正的機會。
至於財劃法再修正是否列為政院本會期優先法案,李慧芝則說,待13日與地方政府討論後,再視是否透過修法等方式調整。(編輯:張若瑤)11409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