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林佳龍:台灣以文化世界交友 中共張牙舞爪自曝其短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14日專電)在「2025歐洲台灣文化年」計劃下,故宮珍貴文物至捷克展出,備受國際矚目。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故宮收藏在台灣,為全人類保留重要的中華文化資產。台灣能以文化與世界交朋友,中共則以文化服務政治,每次張牙舞爪其實都是自曝其短。

外交部與文化部共同推動「2025歐洲台灣文化年」,當中重點活動「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已在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揭幕,展出包含「翠玉白菜」、「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等131件珍貴藏品。林佳龍也到現場參與,見證台灣文化外交新里程碑時刻。

林佳龍12日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此次故宮展覽本質是文化交流,是兩國博物館的交流,而不是政治主導。不只故宮展覽,還有國樂團表演、「辦桌」音樂劇演出,透過多樣形式讓歐洲認識台灣。

對於網路上「故宮文物屬於中國」、「故宮文物如何呈現台灣」的爭論,林佳龍表示:「故宮的文物不是屬於過去,而是應該屬於現代人共同資產,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林佳龍說,回顧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崇尚「破四舊」,大量文物遭到摧毀。故宮的文物能收藏在台灣,事實上為全人類保留重要的中華文化資產。

林佳龍指出,「中國」這個概念是很後來才出現,過去也歷經不同王朝、政權。若撇開政治,從社會的角度去看,台灣也把中華文化當作一部分,台灣是中華文化最得到保存與發揚之地。

中華文化漂洋過海發揚光大 台灣以文化與世界交友

外界關注中國對故宮赴捷展出的反應。中國國台辦日前指稱台灣推動所謂「文化台獨」、「去中國化」,利用中華文化資產進行政治操作。對此,林佳龍回應,中共為了「政治正確」,一定都會抗議。

林佳龍說,感謝捷克政府與人民都給文化足夠的空間,不會受政治過度干擾。「相信透過這次活動後,讓中共知道,他們一切講政治,但政治沒有辦法主導文化、社會、經濟與科技交流。」

林佳龍表示,中共是馬列毛澤東思想主導,是唯物主義無神論,只想壟斷對中華文化的解釋。「可是反而在他們統治下,中華文化是死了。中華文化因為漂洋過海,到新的土壤上時,往往可能儲存甚至有新生命。這也是中國現在發展上的困境。」

林佳龍說,中共想壟斷對中國的代表權,甚至認為台灣就是等於台獨,這其實都講不通的。「在國際上,中國就好像是『戰狼』,這種張牙舞爪每次都自曝其短,我們也不用太去在意。因為這也是它缺少自信的表現。」

林佳龍指出,這證明是中共的盲點,甚至是弱點。台灣透過文化與世界交朋友,中共則是一切為政治服務,包含孔子學院。所謂的「文化」都是統治者的權威,一種英雄主義,皆要整齊劃一。

他說,在國際文化議題上,台灣作為自由民主社會,能尊重並欣賞差異,而中共卻試圖消滅差異、定於一尊,這正凸顯雙方在文化本質上的巨大不同,「也因此歐美各國與台灣往來時感到自在與舒適。」

他表示,台灣文化兼容並蓄,從原住民族、西班牙、荷蘭,到日本、美國、中國與東南亞的影響,都在這塊土地本土化並創新。凡是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文化,最後都成為台灣人的生活與藝術表現。

推動歐洲台灣文化年 跨部會合作效果加乘

談及「2025歐洲台灣文化年」,林佳龍表示,選擇歐洲作為推廣台灣文化的地區,是因歐洲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從文藝復興影響到全世界。除了文化,歐洲也展現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台歐間有許多可交流之處。

林佳龍說,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流本是自然之事,就算意見不同,也能彼此溝通。台灣與捷克同為理念相近的國家,能自在合作。

林佳龍表示,許多人都知道台灣是科技島,但不一定認識台灣文化,特別是多元文化,可以在台灣共存共榮。首次舉辦的歐洲台灣文化年活動串連26個駐歐館處,舉辦逾70場台灣藝文活動,例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與改造駐外館處空間,讓文化外交更具體可見。這些不僅是單點活動,而是延伸成「點、線、面」的歐洲交流網絡。

林佳龍坦言,籌辦「歐洲台灣文化年」過程,時間緊迫與有限經費是最大挑戰,但透過跨部會合作克服。例如外交部與文化部召開雙部長會議,另外也與故宮、教育部、僑委會、客委會及原民會等單位合作,藉由盤點資源、整合行銷,效果加乘。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有「歐洲台灣文化年」,他說:「反應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很期待,欲罷不能,應該要繼續辦下去。」

面對新「邪惡軸心」台歐加強合作關係更緊密

談及這幾年的台歐關係,林佳龍指出,俄烏戰爭與疫情後,台歐關係更為密切。雙方雖在地球兩端,但同樣面臨來自威權政權的威脅,俄羅斯與中國被視為新的「邪惡軸心」,因此與歐洲交流合作更加重要。「台灣必須把握時間,擴大與歐洲的交流合作。他們都對台灣有很好的印象。」

林佳龍表示,現在已經有完整的「歐洲政策」,未來將持續推動歐洲專案,增加預算與員額,文化年即為一部分。他指出,科技外交同樣關鍵,包括半導體、AI等5大信賴產業,都希望能與歐洲全面對接,甚至發展合資創新。

5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是總統賴清德在113年5月20日就職時宣示推動,希望透過發展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等5大產業,讓台灣成為全球民主科技陣營不可或缺並受信賴的夥伴,並藉由創新驅動帶動台灣百工百業的發展創造高薪就業,並強化國家安全與韌性。

展望未來,林佳龍表示,除了深化中東歐合作,也會積極拓展烏克蘭、巴爾幹半島與波羅的海三國,透過「總合外交」,將台灣的國力與能量展現出來。(編輯:唐佩君)1140914

Related Posts

1 of 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