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比利時議員訪人權會 關切仇恨言論是否受法規管制

2025/9/15 19:33(9/15 19:46 更新)



比利時佛拉蒙大區議員訪團15日上午拜訪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委員高涌誠(左)致贈訪團團長范魯維(右)「浪進」瓷杯,象徵人權推動如同波浪,一波接著一波,乘風破浪引領台灣與比利時共同向前。(人權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傳真 114年9月15日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15日電)國家人權委員會說,比利時佛拉蒙大區議員訪團今天上午到訪,並關切仇恨言論在台法規管制情形。人權會委員高涌誠說,相較比利時立法禁止種族歧視或仇恨性言論,台灣目前沒有專法管制,政府正積極研議制定反歧視法草案。

國家人權委員會透過新聞稿表示,比利時佛拉蒙大區議員訪團今天上午拜會人權會,由人權會委員高涌誠、葉大華、王麗珍接待。

高涌誠表示,人權會經過20多年醞釀,終於在2020年正式成立,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仍主動將重要的國際人權公約國內法化,人權會核心職責就是監督政府落實國際人權公約,確保人權保障能與國際標準接軌。

比利時訪團團長、議員范魯維(Karl Vanlouwe)說,這是他第二次訪台,深刻感受到台灣與比利時共享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等普世價值的寶貴,他對於台灣的人權會作為年輕的國家級人權機構所扮演的角色有高度興趣,希望能多了解台灣在人權領域的實踐與挑戰。

訪團也特別關注仇恨言論在台法規管制情形,高涌誠說,相較於比利時立法禁止有關種族歧視或仇恨性言論,台灣目前並無專法管制鼓吹戰爭或仇恨性的言論,現階段部分歧視性言論可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以行政罰鍰或提起民事訴訟,但這些法規遠遠不足,因此政府正積極研議制定反歧視法草案,希望能將相關法律規範納入。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人權會說,雙方也就全球共同面臨的數位隱私人權挑戰交換意見,針對台灣廣設監視器與隱私權的平衡,王麗珍指出,政府設置或民間自設的監視器大多反映台灣社會對公共安全的重視,政府對監視器設置、資料調閱與使用也有相關規範限制,力求在保障隱私與維護治安間尋求平衡。

此外,訪團也就廢除死刑、人權捍衛者庇護、無家者以及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的界線等議題交流意見。人權會說,期盼未來台灣與比利時能在人權議題有更多合作交流機會,共同為提升全球人權標準努力。(編輯:林興盟)11409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