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6 15:16(9/16 15:32 更新)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6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新增1例7天大男嬰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休克、心臟衰竭,於症狀出現隔天死亡。國內整體腸病毒疫情緩升,預估將於10月上旬進入流行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此北部男嬰沒有先天病史,8月底出生後,入助產後護理之家。但於7天大時因體溫偏低、臉色蒼白送急診,已有黃疸、茶色尿症狀,且抽血發現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
林詠青說,醫療團隊立刻將個案轉往加護病房治療,隔天又出現癲癇、凝血功能異常、多重器官衰竭等敗血性休克症狀,也發現有顱內出血、心臟收縮受損等狀況,於發病隔天、出生8天大當天不幸過世,死因為腸病毒感染併發休克、心臟衰竭,並於死後檢出為伊科病毒11型。
林詠青指出,經疫調發現,個案出生後所住嬰兒室、產後護理之家人員都沒有症狀,但個案媽媽在生產前有發燒等症狀,不排除為週產期感染造成。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近期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呈緩升趨勢,國內9月7日至9月13日門急診就診共8313人次,較前週7786人次上升6.8%,且桃園市、新竹市、嘉義縣、屏東縣、台東縣等5縣市就診人次已經超過流行閾值的8成。
曾淑慧提醒,近期各級學校開學,疫情風險增加,預估10月上旬就會進入流行期;加上近期新生兒腸病毒疫情,提醒民眾若家中有新生兒,建議盡量謝絕訪客、避免出入人潮眾多公共場所,也避免親朋好友對孩子抱抱親親。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今年累計16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3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7例死亡,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李佳琳說明,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伊科病毒11型及克沙奇A6型;近期伊科病毒1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且新增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病例,評估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編輯:林恕暉)11409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