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類流感就診人次破10萬 疾管署估本週進入流行期

2025/9/16 16:45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6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上週突破10萬人次,整體門急診就診類流感占比達10.9%,預估本週進入流行期;而COVID-19疫情則仍在低點。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例行疫報中表示,國內9月7日至13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0萬909人次,較前一週9萬多人次上升10.4%,近期呈上升趨勢,且門急診就診類流感病例占比在上週達到10.9%,預估本週健保門急診就診比例就會突破11%、進入流行期。

曾淑慧分析,2022至2023年流感季是在第35週超過流行閾值,而今年預估是第38週,相對於往年多在10月之後進入流行期,近幾年的確都較為提早。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近期疫情上升推測跟近期開學、學童密切接觸有關;過往也曾在10月新流行季來臨前就看到疫情有上升狀況,不過疫情高峰通常仍是12月到農曆春節期間,9月中下旬疫情上升是否會持續,或可能再下降,仍要持續觀察。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方面,曾淑慧說明,疫情在今年5月底、6月初達高峰後持續下降,目前仍處於低點波動。

今年流感、COVID-19疫苗將於10月1日起同步分階段開打,曾淑慧指出,其中COVID-19公費疫苗的接種策略,從往年普遍接種,改為風險導向,其原因有3項。

曾淑慧說明,首先是COVID-19疫情流行病學改變,初期病毒造成重症、死亡率都較高,需要普遍接種來提供免疫力,但隨著演化逐漸改變,原先武漢病毒株死亡率約2%到3%、Alpha病毒株約2%、Delta病毒株約1%,如今的Omicron病毒株則約0.2%,重症、死亡率大幅降低。

曾淑慧指出,其次則是過去幾年有感染或接種過疫苗,群體免疫力都比疫情初期大幅提升,大量接種對低風險民眾的效益較不如過去大;同時考量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歐盟等國際趨勢,皆是從普遍接種改為高風險接種。因此在綜合評估疫苗效益與風險平衡後,進行修正。(編輯:張雅淨)11409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580